7.客戶評級/評分的驗證(Validation)
(1)客戶違約風險區分能力的驗證
期基本原理是運用多種數理分析方法檢驗評級系統對客戶是否違約的判斷準確性。
(2)違約概率預測準確性的驗證(校正)
其基本原理是運用統計學中的假設檢驗,當實際違約發生情況超過給定閾值,則拒絕原假設,認為PD預測不準確。常用方法有:二項分布檢驗,檢驗給定年份某 一等級PD預測準確性;卡方分布檢驗,檢驗給定年份不同等級PD預測準確性;正態分布檢驗,檢驗不同年份同一等級PD預測準確性;擴展的交通燈檢驗,檢驗 不同年份不同等級PD預測準確性。
8.債項評級
債項評級的基本概念
(1)債項評級
債項評級是對交易本身的特定風險進行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后的債項損失大小。特定風險因素包括抵押、優先性、產品類別、地區、行業等。債項評級既可以只反映債項本身的交易風險,也可以同時反映客戶信用風險和債項交易風險。
(2)債項評級與客戶評級的關系
客戶評級與債項評級是反映信用風險水平的兩個緯度。一個債務人只能有一個客戶評級,而同一債務人的不同交易可能會有不同的債項評級。
(3)損失
客戶違約后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債項損失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經濟損失;二是會計損失。
(4)違約風險暴露
違約風險暴露是指債務人違約時的預期表內表外項目暴露總和。如果客戶已經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為其違約時的債務賬面價值;如果客戶尚未違約,則違約風險暴露對于表內項目為債務賬面價值,對于表外項目為已提取金額+信用轉換系數×已承諾未提取金額。
(5)違約損失率
違約損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給定借款人違約后貸款損失金額占違約風險暴露的比 例,其估計公式為損失/違約風險暴露。
貸款分類與債項評級
信貸資產風險分類通常是指信貸分析和管理人員或監管當局的檢查人員,綜合能夠獲得的全部信息并運用最佳判斷,根據信貸資產的風險程度對信貸資產質量作出評價。
2001年,我國監管當局出臺了貸款風險分類的指導原則,把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能和損失五類(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9. 國家風險主權評級
國際風險是指經濟主體在與非本國居民進行國際經貿與金融往來時,由于別國經濟、 政治和社會等方面的變化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國家風險不僅包括一個國家政府未能履行其債務所導致的風險(主權風險),也包括主權國家以直接或間接方式影響債 務人履行償債義務的能力和意愿。對國家風險的計量可以通過主權評級來實現。
主權評級指各國直接或間接影響債務人履行其對外償付義務的能力和意愿的測試與排名。目前,比較通用 的主權評級模型是由經濟學家坎托和帕克(Cantor & Packer,1996)提出的,CP模型回歸了標準普爾和穆迪賦予的主權風險評級。
考試大編輯建議:2010年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完美沖刺
相關建議:
2010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核心考點匯總
2010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過關沖刺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