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風險報告的主要內容
①從報告的使用者來看,風險報告可分為內部報告和外部報告兩種類型。
②從類型上劃分,風險報告通常分為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兩種類型。
③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監測和考核暫行辦法》規定的不良貸款分析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基本情況
地區和客戶結構情況
不良貸款清收轉化情況
新發放貸款質量情況
新發生不良貸款的內外原因分析及典型案例
對不良貸款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提出繼續抓好不良貸款管理或監管工作的措施和意見
對表外業務進行風險分析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基本情況l
地區結構分析l
表外業務墊款形成原因的分析
表外業務墊款變化趨勢的預測,以及繼續抓好表外業務管理或監管的措施和意見。
④巴塞爾委員會建議的信用風險披露內容
17. 限額是指對某一客戶(單一法人或集團法人)所確定的、在一定時期內商業銀行能夠接受的最大信用風險暴露,它與金融產品和其他維度信用風險暴露的具體狀況、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經濟資本配置等因素有關。
1). 單一客戶限額管理
針對單一客戶進行限額管理時,首先需要計算客戶的最高債務承受能力,即客戶憑借自身信用與實力承受對外債務的最大能力。一般來說,具體決定一個客戶(個人或企業/機構)債務承受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客戶信用等級和所有者權益。
商業銀行在考慮對客戶守信時不能僅僅根據客戶的最高債務承受額提供授信,還必須將客戶在其他商業銀行的原有授信、在本行的原有授信和準備發放的新授信一并加以考慮。
在實際業務中,商業銀行決定客戶授信額度還受到其他相關政策的影響,例如銀行的存款政策、客戶中間業務情況、銀行收益情況等。此外,確定客戶信貸限額還 要考慮商業銀行對該客戶的風險容忍度,可 以用客戶損失限額(Customer Maximum Loss Quota,CMLQ)表示。
2). 集團客戶限額管理
集團統一授信一般分“三步走”:
對其授信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統一識別標準,實施總量控制。
掌握充分信息,避免過度授信。
主辦銀行牽頭,協調信貸業務。
盡量少用保證,爭取多用抵押。
授信協議約定,關聯交易必報。
(3)國家區域風險限額
國際風險限額是用來對某一國家的風險暴露管理的額度框架。國家風險暴露包含一個國家的信用風險暴 露、跨境轉移風險以及ERS(高壓力風險事件情景)風險。國家信用風險暴露是指在某一國設有固定居所的交易對方(包括沒有國外機構擔保的駐該國家的子公 司)的信用風險暴露,以及該國家交易對方海外子公司的信用風險暴露。跨境轉移風險產生于一國的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對另外一國的交易對方進行的授信活動。
考試大編輯建議:
2010年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完美沖刺
相關建議:
2010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核心考點匯總
2010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過關沖刺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