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現金流量分析
1、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現金流量中的現金包括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兩部分,即庫存現金(會計核算所指的現金)、活期存款、其他貨幣性資金以及三個月以內的證券投資。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必須不受限制而可以自由使用。
2、現金流量包括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和現金凈流量。
3、現金流量的具體內容
①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銷貨現金收入、利息與股息的現金收入、增值稅銷項稅款和出口退稅、其他業務現金收入能夠帶來現金流人;購貨現金支出、營業費用現金支出、支付利息、繳納所得稅和其他業務現金支出會帶來現金的流出;
②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出售證券(不包括現金等價物)、出售固定資產、收回對外投資本金能夠帶來現金流入;而購買有價證券、購置固定資產會帶來現金的流出;
③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取得短期與長期貸款、發行股票或債券能夠帶來現金流人;而償還借款本金的現金、分配現金股利會帶來現金的流出。
4、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
①計算資產負債表各科目期初數和期末數的變動情況,即項目變動數(Δ)=期末數-期初數;
②確定項目變動數是現金流出還是現金流入,然后計算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的計算
A、直接法(“自上而下”法):
銷售所得現金=銷售收入-Δ應收賬款
購貨所付現金=銷售成本-Δ應付賬款+Δ存貨
管理費用現金支出=管理費用-折舊-攤銷-Δ應付費用+Δ預付費用
應付未付利息=利息-Δ應付利息 來源233網校
營業現金收入=銷售所得現金-購貨所付現金+其他業務現金收入-管理費用現金支出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營業現金收入+投資收益現金收入+營業外現金收支凈額-財務費用現金支出-繳納所得稅
B、間接法:
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凈收益+折舊+Δ應付賬款+Δ應付費用+Δ應付稅金-Δ應收賬款-Δ存貨-Δ預付費用
★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流人)=Δ固定資產+Δ投資+Δ無形資產(Δ>0,流出;Δ<0,流入)
★融資活動的現金流出(流人)=Δ長期負債+Δ短期負債+Δ股東權益(Δ>0,流出;Δ<0,流入)
7客戶信用評級
1、客戶評級的評價主體是商業銀行,評價目標是客戶違約風險,評價結果是信用等級。
2、客戶信用評級兩大功能:一是有效區分違約客戶,即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違約風險隨信用等級的下降而呈加速上升的趨勢;二是準確量化客戶違約風險,即能夠估計各信用等級的違約概率,并將估計的違約概率與實際違約頻率的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3、信用評級分為外部評級和內部評級。外部評級是專業評級機構對特定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和償債意愿的整體評估,主要依靠專家定性分析,評級對象主要是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內部評級是商業銀行根據內部數據和標準(側重于定量分析),對客戶的風險進行評價,并據此估計違約概率及違約損失率,作為信用評級和分類管理的標準。
4、商業銀行在評級時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財務報表分析結果:財務報表分析的重點是借款人的償債能力、所占用的現金流量、資產的流動性以及借款人除本銀行之外獲得其他資金的能力;
②借款人的行業特征:如行業周期性、行業競爭狀況、行業現金流量和利潤的特點等,經常會作為財務報表分析的背景資料來考慮;
③借款人財務信息的質量:經過會計公司審計的借款人的財務報表比較可信;
④借款人資產的變現性;
⑤借款人的管理水平:通過對借款人管理水平的評估能揭示公司在競爭力、經驗、誠信和發展戰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評估的重點包括高層管理人員的專業經驗、管理能力、管理風格、管理層希望改善公司財務狀況的愿望以及保護銀行利益的態度等,有時由于公司關鍵人物的退休或離開給公司管理造成的影響也應該考慮;
⑥借款人所在國家:特別是當匯兌風險或政治風險較大時,國別風險的分析尤其必要;
⑦特殊事件的影響:如訴訟、環境保護義務或法律和國家政策的變化;
⑧被評級交易的結構:充足的擔保一般會改善評級等級,特別當擔保是現金或容易變現的資產(如國債)時。保證也會提高評級,但不會超過對擔保人作為借款人時的評級。
5、客戶信用評級方法:總體來看,商業銀行客戶信用評級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專家判斷法)和定量分析法兩類方法。專家判斷法在我國商業銀行客戶信用評級過程中運用較為廣泛。
①定性分析方法
A、5Cs系統:品德(Character),資本(Capital),還款能力(Capacity)(主要從借款人未來現金流量的變動趨勢及波動性和借款人管理水平兩方面分析),抵押(Collateral),經營環境(Condition)(主要包括商業周期所處階段、借款人所在行業狀況、利率水平等因素)。
B、5Ps分析系統: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資金用途因素(Purpose-Factor)、還款來源因素(Payment Factor)、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企業前景因素(Perspective Factor)。
C、駱駝(CAMEL)分析系統:資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資產質量(Assets Qua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盈利性(Earning)和流動性(Liquidity)等因素。
D、定性分析方法的突出特點在于將信貸專家的經驗和判斷作為信用分析和決策的主要基礎,主觀性很強。該方法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對信用風險的評估缺乏一致性,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持,尤其是對于關鍵要素的選擇、權重的確定以及綜合評定等方面更顯薄弱。因此,定性分析方法更適合于對借款人進行是和否的二維決策,難以實現對信用風險的準確計量。
②定量分析方法
A、較常見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各類違約概率模型分析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穆迪的Risk-Calc和Credit Monitor、KPMG的風險中性定價模型和死亡概率模型。
B、《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明確規定,實施內部評級法的商業銀行可采用模型估計違約概率。
C、與傳統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違約概率模型能夠直接估計客戶的違約概率,因此對歷史數據的要求更高,需要商業銀行建立一致的、明確的違約定義,并且在此基礎上積累至少五年的數據。
6、信用評級操作程序:銀行基礎部門初評,核定客戶授信風險限額→報送風險管理部門審核→報送主管風險管理的行領導→行領導簽字認定后,由風險管理部門向業務部門反饋認定信息。
7、客戶信用等級有效期內,如發生下列情況之一,信用評級的初評、審核部門均有責任及時提示并按程序調整授信客戶的信用等級。
①客戶主要評級指標明顯惡化,將導致評級分數及信用評級結果降低;
②客戶主要管理人員涉嫌重大貪污、受賄、舞弊或違法經營案件;
③客戶出現重大經營困難或財務困難;
④客戶在與銀行業務往來中有嚴重違約行為;
⑤客戶發生或涉人重大訴訟或仲裁案件;
⑥客戶與其他債權人的合同項下發生重大違約事件;
⑦有必要調整客戶信用等級的其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