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用風險參數
①違約概率:債務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一般是一年)發生違約的可能性。
②違約損失率:某一債項違約導致的損失金額占該違約債項風險暴露的比例,即損失占風險暴露總額的百分比。
③違約風險暴露:債務人發生違約時預期表內和表外項目風險暴露總額,反映了可能發生損失的總額度。
④有效期限:某一債項的剩余有效期限。
⑤預期損失:預期損失=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違約風險暴露。
⑥非預期損失:主流模型有RiskMetrics、CreditMetrics、KMV模型等。
【新手學習禮包領取】【在線題庫立即刷題】【備考資料下載】【新增考點】
(2)信用風險加權資產的計量
①權重法
權重法是指銀行將全部資產按照監管規定的類別進行分類,采用監管規定的風險權重計量信用風險加權資產的方法。
在權重法下,表內資產劃分為17個類型,根據每個資產類別的性質及風險大小,分別賦予了不同的權重,共分為0、20%、25%、50%、75%、100%、150%、250%、400%、1250%等檔次。
權重法下,銀行的表外資產劃分為11個類別,針對不同類別分別規定了0、20%、50%、100%等四個檔次的不同的信用轉換系數。例如,等同于貸款的授信業務轉換系數為100%;與貿易直接相關的短期或有項目轉換系數為20%。
②內部評級法
指商業銀行通過構建自己的內部評級體系,估計各類信用風險暴露的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違約風險暴露及期限等風險數,并按照統一的函數關系計算信用風險加權資產的方法。
內部評級體系:非零售風險暴露的內部評級體系、零售風險暴露風險分池體系
2022版銀行從業干貨筆記電子書來襲!正在備考的你一定要來閱讀記憶一下,里面包含了銀行從業考試科目的各科干貨筆記,所有科目皆是由233網校專業老師整理的銀行考試干貨筆記,滿滿精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