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其主體作用的最高表現形式為( )。
A.自覺性
B.獨立性
C.主動性
D.創造性
2、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實質是( )。
A.中等教育制度
B.社會教育制度
C.學校教育制度
D.高等教育制度
3、教學中,在每節課或學習單元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口頭提問和書面測驗,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矯正0這種評價是( )。
A.診斷性評價
B.參照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終結性評價
4、編寫教材的直接依據是( )。
A.教育目的
B.課程計劃
C.課程目標
D.課程標準
5、在現代教育理論形成的過程中,明確提出“泛智”進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紐斯
B.洛克
C.盧梭
D.裴斯泰洛齊
6、明確提出“教育適應自然原則”的近代教育家是( )。
A.夸美紐斯
B.洛克
C.烏申斯基
D.第斯多惠
7、以圍繞兒童的發展需要和興趣為中心,以“做中學”為基本教學方法的課程形式是(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技能課程
D.核心課程
8、美國學者孟祿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論被稱為( )。
A.需要起源論
B.意識起源論
C.生物起源論
D.心理起源論
9、教學過程是以認識過程為基礎( )。
A.促進教師教的過程
B.促進學生學的過程
C.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
D.形成技能技巧的過程
10、試圖在心理學基礎之上建立教育方法論,并提出了著名的階段教學法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紐斯
B.斯賓塞
C.赫爾巴特
D.杜威
備考輔導:2015年成考考試大綱 2015成考專升本沖刺專題
報名指南:2015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專題/報名答疑/指南 招生簡章專題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