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略的5大關鍵要素:有愿景、具有可持續性、有效傳遞戰略的流程、與獲取的競爭優勢有關、能利用企業與環境之間關系
2.
企業的使命要素與企業使命陳述
使命是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整體發展方向所擔當的角色和責任,也是企業的根本任務或其存在理由。
A.
反映企業定位,包括盈利方式,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市場定位的企業價值
B.
有導向作用
C.
說明業務范圍
D.
有利于界定自身的企業形象,加深客戶對企業的認識
E.
企業使命取決于影響戰略決策的利益相關者的相對能力
企業使命陳述是一個正式的書面文件,是對企業使命的明確陳述。使命陳述的作用包括3個方面:一是提供一個企業監控的基礎;二是向利益相關者傳遞企業的經營哲學及理念;三是反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3.
戰略管理與運營管理的區別(范、關、不、性)
A.
戰略管理涉及企業的全局和整體,運營管理更主要是職能性管理
B.
戰略管理需要管理和改變與外部的關系,運營管理更關注企業內部關系的處理
C.
戰略管理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運營管理處理比較常規的事務因而較易預見和量化
D.
戰略管理往往涉及企業的變革,運營管理是在現有狀態下把事做好,不涉及企業變革
4.
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A.
該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靜態的,而現實中競爭環境始終在變化
B.
它能夠確定行業的盈利能力,但是對于非營利機構,有關獲利能力的假設可能是錯誤的
C.
它基于這樣一種假設:即一旦進行了這種分析,企業就可以制定企業戰略來處理分析結果,這只是一種理想的方式
D.
它假設戰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個行業,包括所有潛在的進入者和替代品的信息,這個假設在現實中不存在
E.
它低估了企業與供應商,客戶或者分銷商、合資企業之間可能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消除替代品威脅的可能性
5.
鉆石模型分析
A.
有利因素狀況
a.
物質資源,土地、礦產、氣候
b.
人力資源,技能、激勵、工資、勞資關系
c.
可用于投資的資金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資金
d.
可被有效使用的知識
e.
基礎設施,交通、通訊和住房
B.
鉆石條件-強大的國內市場需求
C.
相關和支持性行業的存在
D.
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6.
按照競爭優勢的資源基礎理論,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主要是由資源稟賦決定的
7.
鼓勵競爭的主要因素
A存在大量的同質競爭者B行業增長緩慢C較高的沉沒成本D缺乏產品差異化E僅靠大規模取得優勢F競爭對手時常更換G較高的戰略性投資H較高的退出壁壘
8.
波特的價值鏈理論
A.
多數理論認為,企業戰略的成功與財富的增加來源于兩個戰略:1降低經營成本2增加收入。波特認為:企業應該按照成本最小化或者產品差異化的戰略來分配資源,這是能為企業帶來競爭性優勢和超常利潤的一般性戰略。
B.
在分析企業競爭優勢時應使用價值指標而不是成本指標。
C.
同一行業內的所有企業都擁有相近的價值鏈。
D.
價值鏈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到給企業貢獻最多增加值的活動,并且規劃相應的戰略進行改善。
9.
主要的差異化途徑:產品差異化、市場差異化、分銷渠道、技術的發展、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