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務單位戰略的含義
業務單位戰略,也稱競爭戰略,是指在給定的一個業務或行業內,企業用于區分自己與競爭對手業務的方式,或者說是企業在特定市場環境中如何營造、獲得競爭優勢的途徑或方法。
二、業務單位戰略的類型
1.成本領先戰略
目標 |
該戰略的目標是成為整個行業中成本最低的制造商,以賺取更高單位利潤,獲取競爭優勢。 |
優勢 |
(1)抵御競爭對手的進攻; (2)具有較強的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3)形成了進入壁壘。 |
適用情形 |
(1)市場中存在大量的價格敏感用戶; (2)產品難以實現差異化; (3)購買者不太關注品牌; (4)消費者的轉換成本低。 |
所需資源和技能 |
(1)建立生產設備來實現規模經濟; (2)采用簡單的產品設計,能夠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3)采用最新技術來降低成本和改進生產力,或在可行的情況下采用廉價勞動力; (4)專注于生產力的提高; (5)在高技術行業中要充分利用學習曲線效應; (6)將制造成本降到最低; (7)獲得更優惠的供應價格。 |
風險 |
(1)可能被競爭者模仿,使得整個產業的盈利水平降低; (2)技術變化導致原有的成本優勢喪失; (3)購買者開始關注價格以外的產品特征; (4)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產生了較大差異; (5)采用成本集中戰略者可能在細分市場取得成本優勢。 |
2.差異化戰略
目標 |
企業針對大規模市場,通過提供與競爭者存在差異的產品或服務來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 |
優勢 |
能夠吸引品牌忠誠度高且對價格不敏感的顧客,從而獲得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收益。 |
適用情形 |
(1)產品能夠充分實現差異化,且為顧客所認可; (2)顧客的需求是多樣化的; (3)企業所在產業技術變革較快,創新成為競爭的焦點。 |
所需資源和技能 |
(1)強大的研發能力; (2)較強的產品設計能力; (3)富有創造性; (4)很強的市場營銷能力; (5)企業在質量和技術領先方面享有聲譽; (6)能夠獲得銷售商的有力支持。 |
風險 |
(1)競爭者可能模仿,使得差異消失; (2)產品或服務差異對消費者來說失去了重要意義; (3)與競爭對手的成本差距過大; (4)采用差異化集中戰略者能在細分市場上實現更大的差異化。 |
3.集中化戰略(集中成本領先戰略和集中差異戰略)
適用情形 |
(1)企業資源和能力有限,難以在整個產業實現成本領先或差異化,只能選定個別細分市場; (2)目標市場具有較大的需求空間或增長潛力; (3)目標市場的競爭對手尚未采用同一戰略。 |
風險 |
(1)競爭者可能模仿; (2)目標市場由于技術創新、替代品出現等原因導致需求下降; (3)由于目標細分市場與其它細分市場的差異過小,大量競爭者涌入細分市場; (4)新進入者重新瓜分市場。 |
三、成本領先戰略及差異化戰略和五力之間的關系
競爭力 |
優點 |
缺點 | ||
成本領先戰略 |
差異化戰略 |
成本領先戰略 |
差異化戰略 | |
新進入者 |
規模經濟增加了進入壁壘。 |
品牌忠誠度和被消費者接受的獨特性構成了進入壁壘。 |
|
|
替代品 |
與成本效益較差的競爭對手相比,企業面對替代品時并不會像它們一樣脆弱。 |
消費者忠誠度成為對抗替代品的有力武器。 |
|
|
消費者 |
消費者無法再壓低市場中下一個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所提供的價格。 |
消費者在市場中找不到相應的替代品; 品牌忠誠度能降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 |
|
消費者可能不再需要差異化因素; 消費者遲早會變得對價格敏感。 |
供應商 |
用彈性來應對成本的增長。 |
高利潤可彌補由于供應商價格上升而產生的利潤損失。 |
投入成本的增加可降低價格優勢。 |
|
同業競爭 |
當競爭對手從價格競爭中敗出時,企業仍可保持盈利狀態。 |
獨一無二的特色可降低直接競爭。 |
技術進步要求企業投入資金或使競爭對手降低生產成本; 競爭對手會通過模仿來學習; 對成本的關注會導致忽視產品設計或營銷方面的問題。 |
模仿會縮小差異。 |
課程輔導:2013年注會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 業內頂級講師聚首助你輕松拿證
考試大綱: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大綱專題 新舊大綱變化對比 新舊教材變化對比
熱點關注:1997-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CPA)真題及答案 綜合輔導匯總
復習資料:經濟法講義 財務成本管理章節公式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會計章節知識點 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