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的發展趨勢
一、組合投資交易
(一)組合投資交易理論的發展
組合投資是指投資者將資金按一定比例分別投資于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或同一種類有價證券的多個品種上,以分散風險的交易行為。
傳統投資組合思想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二是組合中資產數量越多,風險分散越明顯。
現 代投資組合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分析,合理的投資組合應具有的特征是在風險相同的情況下期望收益較高,或在期望收益相同的情況下風險較低。然 而,隨著組合中資產種類的增加,組合的風險雖在下降,但組合管理的成本卻不斷提高,并且當組合中資產的種類達到一定數量之后,組合的風險將無法繼續下降, 因此需要考慮一個最優組合規模。
(二)期貨組合投資的應用
根據組合資產性質不同,期貨組合投資可分為金融期貨組合投資、商品期貨組合投資和金融與商品期貨交叉組合投資。
以商品期貨為例,應用期貨組合投資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1)期貨投資組合品種的選擇。投資組合各品種間相關性系數值越小,則組合投資的效果越好。
(2)期貨投資組合的構建。
(3)期貨投資組合的績效評估。夏普指數(Sharp Ratio)模型表明,在同樣一個單位風險條件下,夏普指數值越大,投資組合的績效越好。
二、程序化交易
(一)程序化交易的概念
程序化交易(Program Trading)又稱程式化交易,是指所有利用計算機軟件程序制定交易策略并實行自動下單的交易行為。
特點:由計算機代替人工發出買賣信號,執行下單程序,能嚴守既定的交易策略及操作規范,確保整個交易過程中交易方法的一致性。
(二)境內外程序化交易的發展
程序化交易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早期程序化交易主要是指在紐約股票交易所同時買賣15只以上的股票組合的交易,分為程式買入和程式賣出兩種,也被稱為籃子交易(Basket Trading)。
西方發達國家在程序化交易系統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我國發展相對較晚,但程序化交易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三)程序化交易系統的形式
(1)價值發現型。這種形式多用于股票交易中。
(2)趨勢追逐型。這種形式廣泛應用于金融投機領域。
(3)高頻交易型。這種形式可應用于做市套利、觸發式套利和統計套利。
(4)低延遲套利型。這種形式需要高度實時的交易平臺和信息傳遞與分析速度。
(四)程序化交易系統的設計
(1)交易策略的提出。交易策略形成的兩種方式分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2) 交易策略的程序化,指將交易策略思想轉化為精確的數學公式或計量模型,并用計算機程序語言將這些公式或模型表達出來,使之成為計算機可識別和檢驗的程序系 統。其過程包括:①定義交易規則;②將交易策略思想轉化為數學公式或計量模型;③編寫計算機程序代碼;④將計算機程序代碼編譯成可供交易執行的程序系統。
(3)程序化交易系統的檢驗。程序化交易系統的檢驗主要包括3部分:①統計檢驗;
②外推檢驗;③實戰檢驗。
(4)程序化交易系統的優化,是指對交易系統的參數根據交易的情況和市場變化作進一步調試,使之達到最佳狀態的過程。
三、量化交易
(一)量化交易的概念
量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代替人為的主觀判斷,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極大地減少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二)量化交易的特點
(1)紀律性。
(2)系統性。
(3)套利思想。
(4)概率取勝。
(三)量化交易的應用
(1)統計套利。統計套利是指利用資產價格的歷史統計規律進行的套利。股指期貨對沖是統計套利較常采用的一種操作策略。
(2)算法交易。算法交易又稱自動交易、黑盒交易或機器交易,是指通過設計算法,利用計算機程序發出交易指令的方法。主要類型有:①被動型算法交易;②主動型算法交易;③綜合型算法交易。
交易策略:①降低交易費用;②套利;③做市。
(四)量化交易的潛在風險
(1)歷史數據的完整性不足。
(2)模型設計中沒有考慮倉位和資金配置,沒有安全的風險評估和預防措施,可能導致資金、倉位和模型的不匹配,而發生爆倉現象。
(3)網絡中斷,硬件故障。
(4)同質模型產生競爭交易現象導致的風險。
(5)投資品種單一導致的不可預測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