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某市某區公安分局認定趙某有嫖娼行為,對其處以拘留15天,罰款3000元。趙某不服申請復議,市公安局維持了原處罰決定。趙某提起行政訴訟。在第一審程序中,原處罰機關認定趙某有介紹嫖娼行為,將原處罰決定變更為罰款1000元。趙某對改變后的處罰決定仍不服。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法院應繼續審理原處罰決定
B.法院應審理改變后的處罰決定
C.審理原處罰決定還是改變后的處罰決定由法院決定
D.原告對原處罰決定不申請撤訴的,法院應當對原處罰決定作出相應判決
答案及解析:BD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改變后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及由此產生的結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原告的態度。①如果原告同意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改變,并提出撤訴申請,經人民法院準許,訴訟結束。②如果原告不同意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改變,不提出撤訴申請,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對原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并就原具體行政行為作出裁判。不過,因被告曾對原具體行政行為進行過改變,在判決時法院應注意判決形式: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應當作出確認其違法的判決,而非撤銷判決;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而不是作出維持判決。③如果原告或者第三人對改變后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就改變后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故選B、D項。
76.關于規章制定,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起草的規章直接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起草單位必須舉行聽證會
B.部門規章送審搞,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統一審查
C.除特殊情況外,規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D.規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由法制機構依法報有關機關備案
答案及解析:CD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15條,起草的規章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有關機關、組織或者公民對其有重大意見分歧的,應當向社會公布,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起草單位也可以舉行聽證會。據此,聽證會并不是必須舉行的,因此A選項錯誤。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十八條,規章送審稿由法制機構負責統一審查,這意味著,部門規章由各部門內設的法制機構審查,而非國務院法制機構統一審查。因此B選項錯誤。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32條,規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規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據此C選項正確。《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34條,規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由法制機構依照立法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的規定向有關機關備案。據此,D選項正確。
77.按照《立法法》和相關法律的規定,下列哪些機關或者機構具有制定規章的權力?
A.國務院辦公廳
B.國家體育總局
C.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D.審計署
答案及解析:BD 依立法法第71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規章。故選B、D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