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提升社區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某養老服務機構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了“一站式”服務平臺,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助浴"“助餐”“助醫”“精神慰藉”等服務。社會工作者小蔡運用這一平臺,通過鏈接衛生服務中心、送餐服務機構和相關志愿服務組織,為社區高齡獨居老人李奶奶提供服務。小蔡在此服務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
A.個案管理者
B.產品經理人
C.專業輔導者
D.平臺打造者
2.75歲的蘭奶奶是獨居老人,因腦梗住院治療后回家康復中。社會工作者小李跟進蘭奶奶的的個案,經過綜合評估發現藍奶奶有做飯、打掃衛生、針灸按摩、喂藥和精神慰藉等服務需求。根據上述藍奶奶的需要,小李擬采用個案管理的工作方法為其提供服務。小李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將藍奶奶轉介給家政中心
B.自己為藍奶奶提供所有服務
C.組織親戚朋友為藍奶奶提供臨時服務
D.整合相關資源為蘭奶奶提供多種服務
3.為了預防被監禁人員犯罪思想觀念和行為的“交叉感染”,社會工作者擬采用“現實治療法”,對新入監的青少年初犯開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小組工作。下列小組工作的服務目標中,正確的是協助這些青少年________。
A.戒除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B.改變偏差扭曲的心理結構
C.了解合法公民應具有的素養
D.為自己行為負起完全的責任
4.小張在服役期間遭遇意外而截肢,情緒一直很低落。一天,小張用微信給父母發了告別的信息,說不想成為家人的累贅,服下私藏的安眠藥陷入昏迷。光榮院的社會共作者老李聯系醫生前來搶救,并一直陪伴在小張身邊。小張蘇醒后大吵大鬧,非常憤怒,試圖再次結束生命,此時老李應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制定介入方案
B.與小張建立專業關系
C.穩定小張的情緒
D.幫助小張恢復社會功能
5.低保戶老楊一家五口人生活在十幾平方米的一居室里,老楊夫婦都患有慢性病,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協助。老楊的兒子無穩定工作,兒媳體弱多病。拮據的經濟條件和狹小的空間讓兒子和兒媳倍感生活的壓力,爭吵成了家常便飯。于是,老楊向有關部門申請了住房救助。社會工作者在對老楊的家庭進行評估時,除了關注家庭經濟狀況外,還應( )。
A.了解老楊的家庭關系狀況
B.為老楊夫婦尋找醫療資源
C.跟蹤老楊住房救助申請的進展
D.為老楊的兒媳提供就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