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師與學生
一、名詞解釋
1、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建設者、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從廣義看,教師與教育者是同一語;從狹義看,教師專指學校的專職教師。
2、教師個體專業性發展: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從專業思想到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心理品質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較成熟的發展過程,即由一個專業新手發展成為專業型教師的過程。加里寧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3、學生發展:學生的發展是指學生在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以及自我內部矛盾運動的相互作用下,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所發生的量、質、結構方面的變化的過程和結果。P129
4、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 P133
二、問答題
1、教師專業性發展的具體內容:
(1)專業理想的建立
(2)專業知識的拓展
(3)專業能力的發展
(4)專業自我的形成
2、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途徑:師范教育新教師入學輔導在職培訓自我教育
3、教師的職業角色與職業形象:
(1)職業角色:學習者和學者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心靈的培育者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的朋友
(2)職業形象: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4、學生的本質特點:P126
(1)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2)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3)具有明顯的發展特征
5、學生發展的一般規律P129
(1)順序性和階段性(2)穩定性和可變性、(3)不均衡性(4)個別差異性
(5)整體性
6、中小學生發展的時代特點 P131
(1)生理成熟提前(2)思維活躍,但學習興趣不高(3)價值觀念的多樣化,具有較高的職業理想和務實的人生觀 (4)自我意識增強,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5)心理問題增多
7、師生關系的意義P133
(1)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2)是衡量教師和學生學校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
(3)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
8、師生關系的類型P134
(1)以年輕一代成長為目標的社會關系
(2)以直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的教育關系(最基本關系)
(3)以維持和發展教育關系為目的的心理關系
9、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P136
(1)教師方面:對學生的態度(羅森塔爾效應)、領導方式、教師的智慧、教師的人格因素。
(2)學生方面: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
(3)環境方面:學校的人際關系和課堂的組織環境。
10、理想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P137
(1)尊師愛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諧親密(3)共享共創,教學相長
11、良好師生關系構建的基本策略 P138
(1)了解和研究學生(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3)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4)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