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述題
1.(1)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引導和培養、塑造功能。社會對個體的要求或期望有體質、思想道德、知識能力等多方面,學校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促使學生達到規范的目標,學校教育不僅影響著學生發展的內容,也影響著學生發展的方向。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功能。學校教育目標明確、有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能夠有效地加速個體發展的進程。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學校教育的內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對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學生個性的功能。學校教育能夠根據學生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促進學生特殊才能和個性的發展。
2.童年期兒童的學習具有以下特征:
(1)低年級兒童難以深刻理解學習的意義。低年級兒童對學習的價值了解不深,對學習和游戲也難以分得很清楚。教師應盡快使兒童認識到學習不完全是游戲,而是一項認真的工作。
(2)學習動機是希望得到老師的稱贊、父母的夸獎。很多小學生努力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對學生打的分數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取得高分成為很多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
(3)學習興趣與習慣。低年級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形式感興趣,對學習內容和結果的興趣相對較弱。同時,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形成,對學習的常規也缺乏足夠的了鼴。
(4)對學習結果的重視隨年齡而增加。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逐漸重視學習的結果,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常常是和自己對成績的滿足感的體驗聯系在一起的,這種滿足感常伴隨著教師的夸獎而增強。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