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學過程包括不同階段,教師通過一定活動獲得關于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以調整教學過程和要求的階段是( )
A.領會知識
B.鞏固知識
C.運用知識
D.檢查知識
12.個別教師隨意私拆、毀棄學生的信件、日記的行為侵犯了學生的( )。
A.公正評價權
B.人格尊嚴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13.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 )。
A.自愿性
B.強制性
C.規范性
D.隨意性
14.青少年的身高、體重有兩個生長高峰,在這兩個生長高峰期內,他們的身高、體重的發展速度比平時快得多,這種現象說明他們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15.《學記》提出了“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觀點,體現了( )。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16.教育的最基本途徑是( )。
A.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實踐
D.校外活動
17.在學生品德結構中,處于基礎地位的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8.我國對學生的義務做出明確具體規定的法律是( )。
A.《憲法》
B.《教育法》
C.《義務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
19.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是( )。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演示法
20.課程目標有五個方面的規定性,它們是:時限性、具體性、預測性、( )。
A.操作性和指導性
B.指導性和靈活性
C.工具性和基礎性
D.操作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