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1)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創造能力和實踐精神。智力是認識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認知能力系統,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智力核心。創造力是指最終產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成品的能力。
(3)發展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教學可以傳授體育、衛生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養成鍛煉身體和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使學生保持旺盛的精力,發展健康的體魄。
(4)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基礎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通過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點、道德觀點以及其他思想觀點;通過教學,還可以形成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和發展學生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2.素質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如下: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素質教育有別于應試教育。
(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但每一個學生都有個別性,因此,教育還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素質教育強調要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結合起來,既充分重視學生共性的發展,又要求重視學生個性的多樣性,從而把學生的差別性顯示出來并加以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具有高度自主性、獨立性與創造性的人。
(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精神狀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的根本所在。培養創新能力是教育活動的根本追求,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之所在。
3.(1)班集體的基本特征
班級是學校中開展各類教育活動的最基本的組織,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班集體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
①明確的共同目標。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礎。
②一定的組織結構。健全的班集體通常都有一定的組織結構,維持和控制著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以保證完成共同的任務和實現共同的目標。
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這是班集體完成共同任務和實現共同目標的保證。
④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在集體中,成員之間在人格上平等,在思想感情和觀點、信念上一致;成員個體對集體有自豪感、依戀感、榮譽感等肯定的情感體驗。
(2)班集體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在良好的班集體中,學生會感受到集體對他們的關心與尊重,學生的群體意識、集體榮譽感會得到極大的強化。
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通過班級的集體活動和學生之間的交往,可使學生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學會交往與合作,學會對環境的適應。
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體是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
4.第一,遺傳素質提供了人身心發展的可能性。人的發展必須以遺傳獲得的生理組織、一定的生命力為前提,缺乏這個前提,任何發展都是不可能的。人的遺傳素質是人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遺傳素質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階段。人的遺傳素質是逐步成熟的,經歷了一個緩慢的過程。人體的個別器官和整個系統的結構、功能都隨著年齡的發展而發展;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正是遺傳素質成熟程度的表現。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為人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和限制,超越遺傳素質成熟程度的學習和教育是很難成功的。
第三,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在構成身心發展的個別特點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如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個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遺傳素質的影響。
第四,遺傳素質本身可以隨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改變而改變。遺傳素質具有從先天而來的穩定性,同時,也具有隨環境影響而改變的可塑性。
5.(1)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構成授受關系
①從教育內容的角度看,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在知識上和社會經驗上,教師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這種授受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處于教育和教學的主導地位。
②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教師的教育影響只有經過學生的選擇、內化后才能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實際的作用。
③對學生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2)師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
①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
②真正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朋友式的友好幫助的關系。真正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將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有機地統一起來,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朋友式的幫助與信任的關系。
(3)師生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①師生關系從本質上是一種人一人關系,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情感溝通、教學相長的社會互動關系。
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知識上、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教師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會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