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詞解釋(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小學教育學
2.教學模式
3.課外活動
4.勞動技術教育
三、簡單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簡述當代兒童發展觀的基本內容。
2.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3.簡述學科課程論的特點及其缺點。
4.在教學中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題共1小題,共10分)
試論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其作用。
五、案例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12分,共24分。)
1.這是一節公開課,內容是《北大荒的秋天》。當學到北大荒的小河這一段時,突然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問:“老師,‘明鏡一樣的小河’能換成‘明凈的小河’嗎?”我愣了一下,這個問題多少讓我覺得有些突然。我沒有直接說不能。于是,我給了大家一個“提示”,在黑板上寫了“明鏡”和“明凈”。果然,一個孩子說:“不能,因為兩個詞雖然讀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為順利解決難題而沾沾自喜。
下課了,一位有豐富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對我說:“現在,你看這兩個詞可不可以換呢?”我仔細一想,真的能換!“其實,這兩個詞的確可以換,但你可以提醒學生注意當‘明鏡一樣的’換成‘明凈’,才讀得通。當然,用‘明鏡’更形象一些。”我慚愧極了,原來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誤的地方!
問題:這位年輕教師的失誤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什么?
2.下面是對某所學校《成績冊》改革的一段描述:
上學期放假后,同學們議論最多的是他們的《成績冊》,上面不僅有考試的分數和班主任的評語,而且有老師的“悄悄話”,更令人叫絕的是還有自己評價自己、家長寄語、同學互評等欄目。
問題:上述變化說明了什么?我國新課程改革要實現哪些方面的轉變?
同類試題: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