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12、
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具有()。
A.維持動機作用
B.促進和維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養紀律功能
13、
提出“讓一切男女兒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
A.杜威
B.夸美紐斯
C.贊可夫
D.布魯納
14、
將道德情感的培養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認知模式
B.社會學習模式
C.體諒模式
D.說服教育模式
15、
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的美國教育家是( )。
A.杜威
B.加德納
C.布盧姆
D.布魯納
16、
趙老師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趙老師上課或在場時,學生都規規矩矩,可是等趙老師一走開,班級紀律明顯渙散。趙老師的領導方式很可能是( )。
A.集權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BC兩種型
17、
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在學生不注意參與學習時突然加重語氣或提高聲調的現象,教師采用這種手段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興趣
D.知覺
18、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 )的重要主張
A.實踐教育學派
B.實證教育學派
C.傳統教育學派
D.實用主義教育學派
19、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是( )時期的教育目的。
A.奴隸社會
B.封建社會
C.清朝末年新學制改革之后
D.中華民國
20、
小學階段的教學應側重的教學方法是( )。
A.講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觀的方法
D.實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