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31、人作為客體就是人作為主體的自我對象化,也就是 __________。
32、我國最早使用“課程”一詞的是__________ 。
33、教師是 __________,這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征。
34、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學校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法人代表。
35、昆體良的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
36、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的統一過程。
37、__________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它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或專業的培養要求。
38、在西方,“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教育家斯賓塞的著作__________中。
39、德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___。
40、日本學者__________ 曾經強調:“學力是靠生活指導增長的,不徹底地進行生活指導,學力就低。”
41、__________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初稿)》中,第一次把課外活動正式列入教學計劃。
42、__________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43、__________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
44、為提高班主任的素質,2006年教育部頒布的有關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名是__________。
45、進行德育時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這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