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 2、D 3、C 4、B 5、A 6、C 7、D 8、C 9、D 10、C 11、B 12、A 13、C 14、B 15、A 16、 B 17、A 18、A 19、B 20、B
二、填空
1、心理變化 2、有意義 3、編碼 4、認知結構 5、認知 6、趨向或接近 7、正 8、自我監控 9、感性 10、及時 11、積極性與主動性 12、編歌訣 13、發現問題 14、功能固著 15、有社會價值 16、自律 17、心理狀態與過程 18、尋求與發展 19、關注學生階段 20、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三、名詞解釋
四、簡答題
1、(1)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問題。(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3)幫助教師預測并于預學生。(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2、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包括四方面的特征:(1)連續性與階段性。(2)定向性與順序性。(3)不平衡性。(4)差異性。
3、(1)瞬時記憶的貯存時間大約為0.25 ̄2秒。(2)短時記憶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到2分鐘。(3)長時記憶的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以上到許多年甚至終身。
4、(1)具有展開性。(2)具有觀念性。(3)具有內潛性。
5、(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3)低創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創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五、論述題
(1)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5種,它們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層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對食物、水、空氣、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現為個體要求穩定、安全、受到保護、免除恐懼和焦慮等;這之后是歸屬和愛的需要,即個體要求與他人建立感情聯系,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等;隨后出現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這些低一級的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后,便進入自我實現的需要量層次。
(2)自我實現作為一種最高級的需要,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的需要。它具有兩方面的含義,即完整而豐滿的人性的實現以及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人心胸開闊,獨立性強,具有創造性;他們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從學習心理角度看,人們進行學習就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即通過學習使自己的價值、潛能、個性得到充分而完備的發揮、發展和實現。是什么。從學習心理角度看,人們進行學習就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即通過學習使自己的價值、潛能、個性得到充分而完備的發揮、發展和實現。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