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B
【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內容: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的關系并不是線性的關系,而是呈倒U形曲線關系。也就是說,學習動機的強度有一個最佳水平。過高或過低的動機水平對于順利完成任務都是不利的。應該根據任務難度設定恰當的動機水平。
3.【答案】D
【解析】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其出現的先后及強弱順序分為高低不同的五個層次。由低到高分別是:(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
4.【答案】B
【解析】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將歸因因素分為三個維度和四個因素.三個維度分別是:內外部因素、穩定非穩定因素、可控非可控因素。四個因素分別是:能力、難度、努力、運氣。努力屬于內部、不穩定的、可控的因素。
5.【答案】C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了一個新概念——“自我效能”。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即強化,包含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行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結果期待指的是個體對自己的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效能期待則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實施某種成就行為的能力的判斷,即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推測。當個體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時,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會實際去實施那~活動。
6.【答案】D
【解析】疲勞(心境)屬于內部、不穩定和不可控的因素:能力(天資)屬于內部、穩定和不可控的因素:運氣屬于外部、不穩定穩定和不可控的因素:任務難度屬于外部、穩定和不可控的因素。
7.【答案】D
【解析】歸因理論認為,個人對其成敗原因的歸納分析廣泛地影響著后來行為的動機。將行為成敗的原因歸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時,例如歸因于任務難度、運氣等時,會使學生覺得事情發展不受自己控制,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不能改變最終結果,因此客觀上降低了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降低學生的行為動機。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控制性歸因
13.【答案】自我強化
14.【答案】避免失敗
15.【答案】自我效能感
16.【答案】斯金納
17.【答案】自我效能感
18.【答案】附屬內驅力
19.【答案】學習期待
20.【答案】好奇心
21.【答案】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22.【答案】錯誤。因為學習動機只是影響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條件,但不是唯一的條件,還有許多主客觀條件也會影響學習效果。
23.【答案】正確。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前四個都屬于缺失需要。第五個自我實現的需要才是生長需要。
24.【答案】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5.【答案】(1)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隨任務難度的不同而不同;(2)學習任務比較簡單時,學習動機強度較高可使學習成效達到最佳水平;(3)學習任務比較困難時,學習動機強度較低可使學習成效達到最佳水平;(4)學習動機強度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系呈倒U形。
26.【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7.【答案】(1)人們在做完一項工作之后,往往喜歡尋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不同的人對自己的行為結果會從不同的方面去考慮,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歸因。(2)歸因和學習動機的研究表明:個體對成功和失敗原因的解釋影響著與成就有關的行為。(3)他把人們對成敗的原因按照內外性、穩定性、可控性等維度進行的分類,具有很大的概括性。(4)它對歸因成就和行為的影響作用的研究結論也是有相當的科學性的。
28.【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9.【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30.【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31.【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