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概念比較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正強化和負強化
2.機械學習與有意義學習
3.成就動機與自我效能感
4.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
5.上位學習與下位學習
6.算法式策略與啟發式策略
三、簡述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簡述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及其對教學的指導意義。
2.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有何特點,高校教師如何幫助他們有效地進行自我教育?
3.按照維納的觀點,人們對成功或失敗的解釋主要涉及哪三個維度? (舉例說明)
4.簡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給我們的啟示。
5.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聯系高校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實際,闡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四、論述題(共20分,請任選一題作答)
1.當今教育實踐十分關注學生的創造性培養,而在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研究中往往將“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放在一起來討論。請你對:(1) 問題解決與創造性的關系;(2)制約問題解決的若干內部因素;(3)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出您所知曉的現有的理論觀點,并預計今后的研究取向。
2.根據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接受學習理論關于知識同化的三種模式,在你熟悉的學科領域,進行教學設計。要求:具體說明在每種模式中,新學習的知識是什么,已有知識是什么。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