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學教學引論
一、判斷、選擇
1、大學教學論是由高等教育學與教學論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
2、從學科淵源來說,大學教學論是教學論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學論學科新近開辟的研究領域。
3、教學問題是教育學研究中的核心問題。
4、第一個倡導教學論的是德國的拉特克。
5、夸美紐斯是人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代表作-《大教學論》《分析性教學論》
6、赫爾巴特-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普通教育學》,重要術語是觀念和統覺。
7、凱洛夫把教學過程概括為:感知-理解-鞏固-應用。
8、杜威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
9、贊科夫最突出的特點是非常重視實驗,其教學新體系的基礎是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10、布魯納的教學論思想突出表現在對學科基本結構的重視和對發現法的提倡上;他認為使用發現法可以提高智慧的潛力,能使外來動機向內在動機轉化,能使學生學會發現的探索方法,有助于記憶的保持。
11、大學教學論要真正成為一種理論研究,不僅要有研究的對象,更要有研究的問題。
12、高等教育的時代發展急切地呼喚著大學教學論的誕生,大學教學的專門研究成為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一大陣地。
13、要發揮好大學教學質量水平評估的重要作用,就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大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這是大學教學論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領域。
14、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要有開放的意識,進取的精神與健全的人格。
15、文藝復興后西方大學的發展先后經歷了英國-德國-美國-蘇聯大學傳統。
16、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學,并系統的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學觀;19世紀,德國通過制度創新,逐步成為世界大學的中心。
17、稷下學宮成為“百家爭鳴”的思想重鎮;宋代書院意味著中國民間高等學校的誕生;書院是中國古代學者研究學問,聚徒講學的教育場所。
18、1912年,蔡元培作為教育總長主持制定《教育部大學校令》。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