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寫在橫線上。
21.教育學的研究目的是深化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更新人們的__________。
22.人力資本理論把經濟增長的因素歸結為知識的進步,技術的改進和__________。
23.學校文化的縮影是__________。
24.學校教育具有__________的特殊功能。
2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__________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6.人的身心發展是在__________過程中實現的。
27.教師教育專業素養除了應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還應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28.學校物質文化有兩種表達方式,一是學校__________,二是設施文化。
29.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__________。
30.從課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課程分為工具性課程、知識性課程、技術性課程和__________課程。
31.學生的學習特點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性:獨特性、穩定性、__________、靈活性。
32.教學除了傳授系統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能力、體力、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社會主義品德,審美情趣等,還關注學生__________。
33.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___。
34.德育包括社會德育、學校德育和__________。
35.選擇德育內容的依據有三點:一是德育目標;二是受教育者__________;三是德育所面對的時代特征和學生思想實際。
36.德育過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其中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__________,他們都是德育的對象。
37.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它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使學生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
38.在良好的班集體中.如果學生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能從集體生活中獲得知識、友誼,并努力使自己成為集體中有所奉獻的一員,這說明學生已形成了__________。
39.班級集體大多數成員精神狀態的共同傾向與表現,我們稱之為__________。
40.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當具備三個特性:一是強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__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信息技術對教育產生了哪些深刻的影響?
42.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素養?
43.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44.教師上課應符合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大題只有1個小題,共10分)
46.以前學校評先進,選“三好生”,總是依據教師的標準,主要靠教師去發現大家的優點,這樣不免會有遺漏。一位教師決定改變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制定標準,自己選擇榮譽稱號,具體做法是每人在紙上按“最希望得到”、 “希望得到”、 “認為自己能得到”3個層次各寫一個榮譽稱號,在每個稱號旁注明獲得這個稱號的標準,這個稱號標
準不少于3條。教師說,在新學期中,只要每位同學刻苦努力,達到自己定下的標準,期末肯定會得到獎勵。
根據以上實例,請結合班級管理理論分析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位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榮譽稱號的方法,符合什么樣的班級管理機制? (分析時要求理論聯系實例進行具體分析)
免費模考:2014教師資格考試試題免費模考,給你——最真實的考場感覺
10月最后“兩學”考試:2014福建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