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解析]略
2.【D】[解析]文化教育學又稱精神科學教育學,是19世紀末以來出現在德國的一種教育學說,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爾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3.【D】[解析]略
4.【D】[解析]多爾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礎上把他設想的后現代課程標準概括為“4R”。嚴密性是“4R”中最重要的,它的作用在于使改變了的課程避免滑入“不能控制的相對主義”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義的怪圈。
5.【C】[解析]“控制缺乏說”是由雷克里斯提出的。他認為,群體的成員資格和社會生活環境決定個人的行為,但他特別強調社會環境的社會控制對個人的效用,并認為越軌和犯罪是由于社會內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壞引起的。
6.【B】[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也是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提出來的。它以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為指導。
7.【C】[解析]從作用的對象看,教育功能可分為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從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為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從作用的呈現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為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
8.【A】[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孟祿認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
9.【D】[解析]學校是青少年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它作為青少年教育的專門機構,負有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職責,因此,教師的言行、學校課程的設置、教育活動的開展都必須以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為重要依據。
10.【C】[解析]《學記》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體系的古代教育學作品。
11.【B】[解析]略
12.【A】[解析]班主任受學校和校長的委托,擔任班級組織的領導者。
13.【D】[解析]略
14.【C】[解析]略
15.【B】[解析]個體謀生的需要,要求教育必須教人“學會生存”,在當代,這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還是整個終身教育的職責。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6.【A、B、C、D、E】[解析]學生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其一般規律是:順序性和階段性、穩定性和可變性、不均衡性、個別差異性、整體性。
17.【A、B、D】[解析]略
18.【A、B、C、D、E】[解析]略
19.【A、B、C、E】[解析]略
20.【A、B、C、D】[解析]一個規范、明確的行為目標的表述,應當包含以下四個要素:行為主體、行為動詞、情境或條件、表現水平或標準。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臨考推薦:四川教師資格內部絕密考點 終極考題預測
233網校“省考”一次過:2015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