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41 一般將效度分為哪幾類?
答:效度是指測量的有效性程度,即一個測驗對它所要測的特性準確測量的程度。效度分為內容效度、構想效度、預測效度等。
1、內容效度是測驗題目對預測的內容或行為范圍取樣的適宜性程度。
2、構想效度是指心理學理論所涉及的抽象而屬假設性質的概念或特質,如智力、焦慮等。構想效度表示一個測驗是否達到了對某一理論概念或特質的測量。如果一個智力測驗測得的結果與該測驗所依據的智力理論或假設相符合,那么,就說該測驗具有較高的構想效度。
3、預測效度又稱效標關聯效度,是指一個測驗對處于特定情景中的個體的行為進預測的有效性程度,也就是我們所感興趣的對行為能夠預測到什么程度。
42 簡述教學評價與測量及測驗的關系?
答:教學評價不等于測量和測驗。測量主要是一種收集資料數據的過程,是根據某種標準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確定為一種量值,以表示學生對所測問題了解的多少。而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系統程序。即通過觀察少數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或現象來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為了減少誤差,測驗在編制、施測、評分以及解釋都必須遵循的一套系統程序。
測量和測驗是對學習結果的客觀描述,而教學評價則是對客觀結果的主觀判斷與解釋,但這種主觀判斷和解釋必須以客觀描述為基礎,否則是主觀臆斷。測量與測驗所得到的結果,只有通過教學評價,才能判斷這種客觀描述的實際意義,否則所得數據或結果毫無實際價值。
43 簡述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點?
答:1、客觀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標準化測驗是一種比教師發展出的測驗更加客觀的測量工具;
2、計劃性。專家在編制標準化測驗時,已經考慮到所需的時間和經費,因此標準化測驗比大部分的課堂測驗更有計劃性;
3、可比性。標準化測驗由于具有統一的參照標準,使得不同考試的分數具有可比性。
44 簡述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功能?
答:1 為師生調整教學過程提供反饋信息 2 是學校鑒別學生情況,家長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況的主要方式 3 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4 作為教育決策評價的依據。
45 簡述測驗前的計劃?
答 確定測驗目的;確定測驗要考查的學習結果;確定測驗要包括的內容;寫出考試計劃或細目表;針對測量的結果選擇合適題型。
46 簡述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分類?
答 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來看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從評估資料的處理方式來看有常模參照和標準參照方式;從教學評價功能來看可分為配置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從其評價嚴謹程度來看,可分為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四、論述題
47 如何對教學評價結果進行處理和報告?
答 1,評分。可分為以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評分兩種方式。前者以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為依據,后者以其他同學回答情況為依據。一般的評分步驟為;收集有關學生的信息,系統記錄學生評價結果,盡量將收集資料量化,把評價重點放在最終學習成就上,以成就評價為依據盡量不與其他特征混淆。
2,采用合格與不合格評價學生某些課程的成就。
3,其他評價方式。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