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眼睛》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結合生活實例,提問學生: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介紹這本書的作者就是由于失明而看不清東西。隨之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眼睛是通過怎樣的方式看清東西的呢?在學生疑惑之時,進入今天的新課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1.眼睛的結構
教師給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下發眼睛的模型,然后讓同學們觀察2分鐘,提問學生回答一下眼睛由哪些結構組成的呢?師生共同得出:眼睛主要由睫狀體、瞳孔、角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構成。
2.眼睛成像原理
在明確眼睛的構成之后,教師用多媒體播放眼睛成像過程,讓學生初步了解。
然后讓學生思考:眼睛看清東西和之前學習過的什么儀器相似呢?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會得出該原理與照相機類似,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然后教師讓學生用1分鐘回顧一下前節課學習過的照相機的知識內容,并結合眼睛的構成對應填寫黑板上所給表格:
根據表格內容,教師總結: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并且教師黑板板書眼睛結構,詳細講解成像過程。
接下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眼睛如何看近處物體和看遠處物體,先讓學生先近距離看自己的手指紋,然后馬上眺望遠方,感受眼睛是怎樣調節的,并引導學生發現我們不需要像攝影師那樣,要考慮到環境的亮暗或物體距離,我們的眼睛會自動作出調節。然后讓學生觀看一段看近處和遠處物體眼睛是如何進行調節的慢視頻,讓學生在觀看時特別注意睫狀體和晶狀體的變化情況。在視頻播放結束之后,教師提問學生觀察到的變化過程,并在學生的回答基礎之上進行總結:眼睛的睫狀體的作用是調節晶狀體的形狀,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比較薄,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變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大,遠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接下來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中有關“眼睛”的其他內容,并找同學回答什么是眼睛的遠點、近點及明視距離。
環節三:鞏固提高
根據眼睛的構成和成像原理,提問學生:為了保護我們的視力,應該注意哪些用眼衛生呢?根據學生回答,得出:
1.讀寫時間不宜過長。每隔50分鐘左右要放松休息一下,或是做做眼保健操,或是到窗前眺望遠處;
2.不要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操作電腦和玩電子游戲;
3.不用手揉眼睛,不用臟手帕或臟毛巾擦眼睛;
4.不直視太陽(尤其是在正午)和電焊光,以免燒傷眼睛。
環節四:小結作業
總結本堂課內容,讓學生課下預習有關近視眼及遠視眼的成因。
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變阻器-電阻》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學生,上節課學的影響電阻的阻值有哪些因素?改變阻值最簡便的方法是什么?順勢引出課題——《變阻器-電阻》。
環節二:新課講授
1.變阻器的原理
教師根據學生對導入問題的回答,引導學生得出改變阻值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改變電阻絲接入電路的有效長度。
教師展示一段鎳鉻合金線,演示改變另一端的接觸點的位置,從而改變接入電路電阻絲的阻值。
結合上述分析,教師給出滑動變阻器的概念及變阻器的原理。
2.變阻器的結構示意圖
教師展示一個實驗室常用的滑動變阻器,介紹基本構造。陶瓷圓筒上纏繞有很長的漆包合金線,三個接線柱,一個滑頭P。
教師結合滑動變阻器的實物,說明結構示意圖如何畫,并給出電路圖中的符號畫法。
3.變阻器的使用
教師提供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燈泡及導線等器材。說明滑動變阻器的連接要求,“一上一下”原則;開關閉合前,需要把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以保護電路。
教師讓學生連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同時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根據燈泡的亮暗程度來分析電路的電流大小。發現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有效電阻絲越長,燈泡越暗,說明電流越小,說明變阻器的電阻越大。
環節三:鞏固提高
教師在大屏幕上呈現一道關于變阻器組成和使用注意事項的填空題,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環節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知識點。
開放性作業:找一找變阻器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物質的比熱容》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提問學生,使一壺水和半壺水升高相同的溫度,使相同質量的銅塊和鐵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需要的熱量是否相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進行推測,進而引出課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探究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在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多少的規律。取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入兩個相同容器內,用相同的熱源進行加熱,比較它們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學生通過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記錄和比較加熱時間,來比較吸收熱量的多少。學生會發現升高相同溫度時,加熱水比加熱煤油所用的時間更長。接著,再請學生代表上臺,利用相同的實驗裝置和方法,比較兩份相同質量的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時所需熱量的多少。學生可以發現,這時兩份煤油的加熱時間是相同的。
師生總結: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2.物質的比熱容
教師講解:科學家在對以上現象進行詳細研究后,揭示了一個新的物質特性,這種特性稱為比熱容。比熱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或降低)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或降低)溫度的乘積之比。
環節三:鞏固提高
要把2kg的煤油從20℃加熱到100℃,至少需供給多少熱量,結合教材中給出的“常見物質的比熱容”的表格進行計算。
環節四:小結作業
總結本堂課內容,嘗試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釋傍晚的沙灘與海水溫度不同的原因。
板書設計
下載233網校APP,可方便及時獲取初中物理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