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科目有一個神奇的模塊:文化素養,考試范圍極廣,即使每天每時每刻都拿著書本學習文化素養,也很有可能拿不了滿分18分,不信?那來看看大綱的要求:
了解中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學常識,熟悉常見的科普讀物,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
了解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了解中外文學史,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藝術鑒賞知識。
了解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并能有效地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
這正所謂是“考試的范圍是星辰大海,出題的內容是古今中外”。既然難度這么大,那就隨緣,佛系對待,能得幾分算幾分?顯然不能這樣,畢竟18分不是小數目,那到底該怎么拿呢?我來給大家支幾招吧!
首先,來看看歷年真題中每個知識點所占分值:
知識點 | 2019下 | 2019上 | 2018下 | 2018上 | 2017下 | 占比 |
歷史常識 | 4分 | 4分 | 4分 | 6分 | 0分 | 20% |
科學常識 | 6分 | 6分 | 6分 | 2分 | 10分 | 33.3% |
傳統文化常識 | 2分 | 0分 | 2分 | 2分 | 2分 | 8.9% |
文學常識 | 4分 | 6分 | 2分 | 4分 | 2分 | 20% |
藝術常識 | 2分 | 2分 | 4分 | 4分 | 4分 | 17.8% |
合計 | 18分 | 18分 | 18分 | 18分 | 18分 | 100% |
由此,可以看出,科學常識>歷史常識=文化常識>藝術常識>傳統文化常識,因此,在備考過程中,學習權重也可以按這個排序分配。
其次,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注重平時積累。由于教師資格筆試還需要復習的知識點很多,而很多小伙伴的復習時間本來就不是很充裕,因此,整塊的復習時間很寶貴,得用來備考其他高頻考點,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文化素養,有事沒事拿著翻一翻。
再者,文化素養雖然范圍極廣,但只以選擇題的方式考察,且考得比較淺層,因此,簡單了解,會做選擇題即可。
最后,要注重知識的梳理,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如文化素養模塊,具體到每個小模塊還可以更加細化:
此外,對于歷史常識,還可以采用時間軸記憶法,將“歷史”作為縱線背景,學習每個歷史時期的文化、文學、藝術、科技的內容,用看歷史故事的方式串聯所有知識。
很多同學覺得文化素養太枯燥了,其實是你沒找到方法,備考時,不要死記硬背,放下包袱,輕松應對,以讀故事看小說的方式學習。也可以跟著我帖子學哦,接下來我會進行文化素養一系列的日更,以小故事、思維導圖、記憶口訣、時間軸等等幫助大家輕松備考文化素養!
延伸閱讀: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