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構思作文框架與開頭結尾,有些考生對作文素材犯了難,眼看離考試只有39天了,現在積累素材還來得及嗎?筆者已經幫大家整理了一些素材來源渠道,每個人的知識背景不同,結合自身情況挖掘素材吧!【寫作專題班傳送門>>】
牢記并收藏——復習筆記
一、名人事跡
1、教育家事跡
選用一些教育家的事例用于論證教育觀點。
例如:皮爾保羅校長“妙手回春” 一句話改變學生的命運;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寬容、仁愛)
【例】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以身作則) 、人格的力量:我國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后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一次他勸誡學生戒煙時,學生反過來責難他不戒煙,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當場銷毀香煙,自那之后再也不吸煙了。
(以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說明教師要為人師表)
2、文學作品中的人物
【例】《繽紛成就和諧》
“不同的是表象,和諧的是本質,繽紛成就的是多彩的世界,是真正意義的和諧。輕叩紅樓之門,尋那樁百年來曼遠悠長的夢,你說《紅樓夢》里眾相紛蕓,鐘靈秀麗的女兒如此之多,誰是讀者的最愛?從來是眾口難調,然而亦從來是雅俗共賞”。
(以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個性作為論據論證繽紛成就和諧)
3、影視劇中的正面故事
(1)講述一個像父親一樣的嚴而有度的老師。代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2)講述一個像母親一樣慈愛的老師。代表電影:《鄉村女教師》
(3)講述有寬容心的老師的故事。代表電影:《音樂之聲》
【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年輕家庭女教師瑪利亞平易近人,有愛心,善解人意,體貼孩子,愛好廣泛,能歌善舞。這些都是讓她成為一個好老師的優點,好老師是天生的,什么技能都可以培養,而一顆有愛的心卻是不能的。瑪利亞之所以是好的老師,最關鍵的就是她懂得愛別人。
(選用瑪利亞的例子論證寬容和愛是教師重要的品質)
二、結合考試知識點
1、中外名教育家思想:以教育家思想觀念為論據。指路→中國教育家觀點及著作匯總;外國教育家觀點及著作匯總
【例】教師要做到終身學習。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教師應對新的知識,尤其本學科的最新成果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時整合并不斷擴充原有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保證所教知識是正確的、是與時俱進的。知識儲備豐富的老師,具有了學者風范,他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場所。
(以第斯多惠的觀念論證終身學習)
2、教育理論內涵:結合比較熟悉的知識點,對其進行潤色可作為理論論據。
【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意味著以一種獨特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個性。現代兒童身心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在兒童身心發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個體與整體相比,每一個具體兒童在某個階段的智力水平、認知水平、生活環境、興趣愛好等各方面不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善于捕捉和發現學生的獨特之處。
(以兒童身心發展理論論證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三、個人積累
結合自身經歷擺出事實論據,需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能濫用、捏造、夸張。
【例】《生命因經歷而精彩》
“經歷,就仿佛一條小路,通往那邊的精彩。說說就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吧,我為什么能做到積極發言呢?難道是我與生俱來的嗎?不是的,是因為我經歷過努力;我經歷過付出;經歷過不敢站起來時的膽怯;經歷過對別人發言的羨慕。正因為這么多的經歷,我才能變得能言善辯,于眾人面前毫不怯場地侃侃而談”。
(結合自身發言的例子論證經歷的精彩)
四、名言警句
部分作文金句列舉:
1、關于師愛
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巴特爾
2、關于為人師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五、寫作主題及真題列舉
積累這些主題的相關素材,考試有備無患!
(1)師愛與師德主題;(2)教師職業主題;(3)賞識教育主題;(4)發展個性主題(5)成長主題;(6)因材施教主題;(7)教學創新主題;(8)理想教師主題;(9)閱讀與人生哲理主題;(10)挫折主題。
有了這幾種挖掘素材的渠道,再也不用為了湊字編造故事了!記得收藏文章隨時復習。寫作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找到正確的引路人,233網校課程中包含專題作文班,如果你還沒開始準備寫作,還對寫作一頭霧水,點擊進入課程>>短時間內寫作入門~
編輯推薦:2019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知識點匯總:第五章基本能力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