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考試中,考過很多中外名教育家的思想與著作,幾乎是每次考試都考的知識點,固定考查的知識點需要花時間完全掌握。因此筆者特別整理了常考的教育家匯總,以便考生復習。【知識點精講傳送門>>】
牢記并收藏--復習筆記
一、夸美紐斯
(一)著作
《大教學論》、《母育學校》。《大教學論》的出版,標志著獨立的教育學的誕生。
(二)教育觀點:
“泛智論”
1、強調教育的自然性,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
2、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兒童;
3、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意知識的實用性;
4、在教學內容上,規定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
5、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6、教學原則:首次提出并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自覺性和鞏固性等教學原則。
二、教育上的哥白尼——盧梭
(一)著作
《愛彌兒》、《社會契約論》
(二)教育觀點:
“自然教育”
1、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
2、論各年齡階段的教育
盧梭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過程,將人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并對各個時期的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
(1)嬰兒期的教育
(2)2~12歲的教育
(3)12~15歲的教育
(4)15歲至成年期的教育
3、第一次發現“兒童”。
三、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
(一)著作
《普通教育學》,被視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二)教育觀點
1、把教育學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使教育學開始走上科學的道路;
2、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課程體系,為近代課程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四強調:系統知識、課堂教學、教材、教師;
4、三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5、四段教學法:明了、聯合、系統、方法;
5、首次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四、全面和諧發展理論的提倡者——蘇霍姆林斯基
(一)著作
《給教師的建議》(也稱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的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
(二)教育觀點
1、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機地相互聯系并相互滲透的統一的整體;
2、創造性勞動是蘇霍姆林斯基勞動教育理論的核心。
3、養兒童良好的道德習慣。道德具有繼承性,在人的個性形成中,童年是一個關鍵時期。因此從幼年開始,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
五、實用主義教育的代表——杜威
(一)著作
《民主主義與教育》、《我的教育信條》、《學校與社會》。
(二)教育觀點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2、教育無目的論;
3、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4、“在做中學”,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一,強調目的與活動的統一。
六、第斯多惠
(一)著作
《德國教師教育指南》、《教育年鑒》,第斯多惠被譽為“德國教育師范之父”。
(二)教育觀點
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完人,即發展人的天賦能力。
2、完人教育遵循三項教育原則:自動性原則、自然適應性原則、文化適應性原則。
3、教師的任務:
(1)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
(2)教師要精力充沛,意志堅定。
(3)教師要使自己的教學引人入勝。
(4)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記憶】
夸美紐斯——“泛智論”;教育的自然性
盧梭——“自然教育”;培養自然人;第一次發現“兒童”
赫爾巴特——四強調;三中心;四段教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諧發展教育
杜威——新三中心論;“在做中學”
第斯多惠——完人教育;提出對教師的要求
自我檢測【更多試題>>】
1.(2017年下半年真題)在西方近現代教育史上,被認為最先發現“兒童”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盧梭
C.康德
D.洛克
2.(2014年下半年真題)“現在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改變是重心的轉移……在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這一兒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
A.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培根
此部分知識點常考各教育家著作,牢記作品;了解各教育家觀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將事半功倍,233網校課程中包含知識點精析講解、用事例說明知識點等授課形式,點擊進入課程>>,講授記憶方法,輕松記憶重難點!
編輯推薦:2019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匯總:第一章教育基礎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