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航 | |
一、復習筆記 | 二、自我檢測 |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領域的各環節也在不斷更新,了解現階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才能跟隨時發展,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新課改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一起看看吧~【知識點精講傳送門>>】
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選擇、簡答)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國家,地方,學校)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選擇、簡答)
(一)基本理念
1.三維目標觀:即教學的目標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價值觀三維目標。
2.綜合課程觀:課程的設置更加綜合,體現整體性、開放性、動態性,培養學生綜合的視角和綜合的能力。
3.內容聯系觀: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相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使學習更有意義。
4.學習方式觀: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創造性,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5.發展評價觀: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通過評價促進學習的作用,而不是檢查驗收的作用。
6.校本發展觀: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開發校本課程,增強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特色發展。
牢記并收藏--關鍵詞記憶法
三維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價值觀
綜合課程→整體、開放、動態
內容聯系→“生活化”
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發展評價→促進學習
校本發展→校本課程、特色發展
(二)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具體表現在:
1.關注每一位學生。
2.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用“心”施教。
3.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情況(選擇)
(一)課程結構
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和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二)課程評價
1.在學生評價方面,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指標體系,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
2.在教師評價方面,打破唯“學生學業成績”論教師工作業績的傳統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
3.在課程實施評價方面,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以學校評價為基礎,促進新課程的實施與發展。
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了解)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自小學3年級開始設置,每周平均3課時。
1.研究性學習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3.勞動與技術教育
4.信息技術教育
1.新課改整體設計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在小學階段()。
A.以綜合課程為主
B.以分科課程為主
C.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結合
D.以分科課程為主,綜合課程補充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價值追求是()。
A.重建新的課程結構
B.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C.構建促進學生、教師、教學發展的評價體系
D.建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
這部分知識以概念為主,復習時要運用一定的記憶法,結合事例進行學習。掌握關鍵詞記憶法,233網校課程中包含知識點精析講解、用事例說明知識點等授課形式,點擊進入課程>>,講授記憶方法,輕松記憶重難點!
編輯推薦:教育目的與制度全掌握!2019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四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