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航 | |
一、復習筆記 | 二、練習小測 |
教師職業特點常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解每一種特點的含義,才能與題干中的事例對應,選擇正確的答案~【知識點精講傳送門>>】
小學教師的職業勞動特點(選擇,需要理解每種特點的含義)
(一)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造性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一方面,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階段,他們個性、主體性比較強烈,在認識事物和判斷問題時具有一定的能動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育人這項工程是十分復雜、系統的過程,它包括目標的制定、方法的使用、效果的達成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2.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教師勞動具有創造性,這是因為教師勞動的對象是鮮活的個體,他們天賦秉性各不一樣,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還體現在教師本身的素養、能力和知識水平等方面。教師要認識到教育是活的教育,要依靠經驗、機智和創造力來應對瞬息萬變的教育情境和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教育有法,但無定法”強調的就是教師勞動的這種創造性。
(二)教師勞動的連續性和廣延性
1.教師勞動的連續性
連續性是指時間的連續性。教師的勞動沒有嚴格的交接班時間界限,這個特點是由教師勞動對象的相對穩定性決定的。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的過去與現狀,預測學生的發展與未來,檢驗教育教學效果,獲取教育教學反饋信息,準備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活動。
2.教師勞動的廣延性
廣延性是指空間的廣延性。教師沒有嚴格界定的勞動場所,課堂內外、學校內外都可能成為教師勞動的空間,這個特點是由影響學生發展因素的多樣性決定的。學生的成長不僅受學校的影響,還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教師不能只在課內、校內發揮影響力,還要走出校門,協調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影響。
(三)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和間接性
1.教師勞動的長期性
教師勞動不同于其他社會生產勞動可以在短時期內完成,其勞動的結果需要長時間才能初見成效。長期性是教師勞動特性中最為突出、最為明顯的性質。
2.間接性指教師的勞動不直接創造物質財富,而是以學生為中介實現教師勞動的價值。教師勞動的結晶是學生,是學生的品德、學識和才能,待學生走上社會,由他們來為社會創造財富。
(四)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范性
1.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主體性指教師自身可以成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響力的榜樣。對于教師來說,教育教學過程就是教師直接用自身的知識、智慧、品德影響學生的過程。教師勞動工具的主體化也是教師勞動主體性的表現。
2.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小學生情感豐富,極具可塑性,有著明顯的向師性。因此,教師首先要通過示范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學生的精神世界,給予學生豐富的智慧。教師勞動的示范性體現在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其思想、言行以及學識是學生的學習榜樣。
(五)教師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
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一個個教師的個體勞動來完成的。每個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在一定的目標上,都具有很強的個體性特點。所以,從勞動手段角度來看,教師的勞動主要是以個體勞動的形式進行的。同時,教師的勞動成果又是集體勞動和多方面影響的結果。
【牢記并收藏--關鍵詞記憶法】
復雜性→勞動對象差異性、教育目的多樣性
創造性→因材施教、教學方法變化、教育機智
連續性→時間的連續
廣延性→空間的廣延
長期性→人才培養周期長
間接性→以學生為中介
主體性→教具主體化
示范性→為人師表
勞動方式個體性→教學活動個體化
勞動成果群體性→受多方面影響
1.優秀運動員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啟蒙教練的培養。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創造性 B.長期性
C.示范性 D.復雜性
2.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突發性事件(例如,化學實驗事故)做出迅速、恰當的處理被稱為“教育機智”。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特點。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造性
D.長期性
這部分知識以特點為主,復習時要運用一定的記憶法,結合事例進行學習。掌握關鍵詞記憶法,233網校課程中包含知識點精析講解、用事例說明知識點等授課形式,點擊進入課程>>,講授記憶方法,輕松記憶重難點!
編輯推薦:新課改怎么改(二)?2019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七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