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航 | ||
一、思維導圖 | 二、復習筆記 | 三、自我檢測 |
想象伴隨著我們成長,想象的力量創造了許多奇跡。那么哪些表現是想象?作為未來的小學老師,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呢?【知識點精講傳送門>>】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腦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二、想象的分類(選擇)
(一)根據想象活動的目的性,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稱隨意想象,是指有預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象,有時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例:文學家在頭腦中構思人物形象。
【關鍵詞】有預定目的 自覺性
2、無意想象
無意想象又稱不隨意想象,是沒有預定目的,不由自主產生的想象。
例:“白日夢”現象,夢是無意想象的極端表現。
【關鍵詞】無預定目的 不自覺
(二)根據想象內容的新穎程度,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據言語的描述或圖樣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
例:讀小說,在腦海中想象小說的世界。
【關鍵詞】有根據的 相應新形象
2、創造想象
創造想象是在創造活動中,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人腦中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例:寫小說,創造出新的形象
【關鍵詞】目的性 新形象
(三)根據想象與現實的關系,分為幻想、理想和空想。
1、幻想
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指向未來并與個人的愿望相聯系的想象。
例:科幻作品中關于宇宙、外星人的想象
【關鍵詞】指向未來
2、理想
果幻想是以現實為依據,并指向行動,經過努力最終可以實現,那么它就變成理想。
例:從小立志成為一名老師
【關鍵詞】指向行動
3、空想
如果幻想完全脫離現實,毫無實現的可能,就成為空想。
例:有人想長生不老
【關鍵詞】無實現可能
三、想象的功能(選擇)
1、預見功能
想象能對客觀現實進行超前的反映,以形象的形式實現對客觀事物的超前認知。例如畫家畫畫前的布局構思。
2、補充功能
想象能夠彌補人類認識活動的時空局限和不足,超越個體狹隘的經驗范圍,擴大人的視野。例如想象原始人生活的情景、地殼變動和生物微觀世界的結構與運動狀況等。
3、替代功能。
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的某種需要不能實際得到滿足時,可以利用想象從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補償和滿足。例如,兒童用飛行模型滿足當飛行員的愿望。
四、培養小學生創造想象的方法(簡答)
(1)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
(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打開想象力的大門。
(3)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5)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自我檢測【更多試題>>】
1.吟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句時,仿佛看到了祖國江南秀麗的景色,這是一種( )。
A.記憶表象
B.再造想象
C.創造想象
D.幻想
主要掌握想象的分類與培養小學生創造想象的方法,以考查概念為主,在復習的時候注意結合具體事例理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將事半功倍,233網校課程中包含知識點精析講解、用事例說明知識點等授課形式,點擊進入課程>>,講授記憶方法,輕松記憶重難點!
編輯推薦:2019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匯總:第二章學生指導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