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考試中,考過很多中外名教育家的思想與著作,幾乎是每次考試都考的知識點,固定考查的知識點需要花時間完全掌握。因此筆者特別整理了常考的教育家匯總,以便考生復習。【知識點精講傳送門>>】
牢記并收藏--復習筆記
一、孔子
1、教育對象: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
2、教育作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3、教育目的: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學而優則仕。
4、教學內容:繼承西周六藝教育的傳統,教育內容是以禮、樂為中心的六藝(《詩》《書》《禮》《易》《樂》《春秋》)。
5、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首倡)、啟發誘導(最早)、學思行結合、好學與實事求是的態度、由博返約。
6、論教師 :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傳;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二、孟子
1、教育作用:理論基礎——性善論;治國治民不可缺少因素,得民心有效手段——教育的社會作用;求放心、存心養性——教育對個人的作用。
2、教育目的:明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3、論教學:遵循發展人的內在能力。深造自得、盈科而進、教亦多術、專心致志等原則與方法。
三、荀子
1、教育作用:理論基礎——性惡論;作用在于——化性起偽(環境、教育、個體努力共同作用)。
2、教育目的:大儒為理想目標。以德才兼備、言行并重為標準。儒者三分(俗、雅、大儒)。
3、教育內容: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尤重禮樂。
4、教與學:學習過程為“聞見知行”四環節。
5、師道觀:尊師作為國家興衰和法制存廢的標志。師云亦云,學生服從教師。
四、《學記》
地位:是中國也是世界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
1、教育作用與目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對社會政治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教育對人的作用。
2、教育制度
學制——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學年——兩段、五級、九年。
3、學校管理
視學——開學祭祀,定期視察。
考試——隔年一考,標準為: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九年知類通達、強力而不返。
4、教育教學原則 :教學相長、尊師重道、藏息相輔、啟發誘導、長善救失。
5、師道觀:師嚴、尊師。教師自我提高規律——教學相長。
五、韓愈
1、性三品說:人性決定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決定人發展的主要因素。性(包含著仁義禮智信等內容)、情(喜怒哀樂愛惡欲等表現)皆分為上中下三品,兩者相對應。
2、教育作用:教育促進人性的變化;但人性規定教育所起的作用、權利和內容(五常德育)。
3、教育的任務:為治國興邦培養人才。
4、教學論:讀六藝之文,修先王之道。
5、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課堂形式多種多樣。
6、師道觀
教師的作用——古之學者必有師。
教師任務——傳道為主,授業解惑為輔。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學無常師。
師生關系——提倡相師,樂為人師、勇為人師、虛心拜師。
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與實踐
1、“生活教育”實踐: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小先生制;育才學校。
2、“ 生活教育”理論體系
(1)定義: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前進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決定教育,教育需要通過生活發揮作用。
(2)三大基石
①生活即教育(核心思想)——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應以生活為中心;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②社會即學校——社會含有學校的意味,學校含有社會的意味。
③教學做合一(方法論)——有教先學;有學有教、即知即傳;會者教人學、能者教人做;教與學都以做為核心。
自我檢測【更多試題>>】
1.(2016下半年真題)我國最早記載和闡釋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學思想的著作是()。
A.《學記》
B.《論語》
C.《大學》
D.《孟子》
此部分知識點常考各教育家思想觀點、著作中的原文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將事半功倍,233網校課程中包含知識點精析講解、用事例說明知識點等授課形式,點擊進入課程>>,講授記憶方法,輕松記憶重難點!
編輯推薦:2019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匯總:第一章教育基礎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