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小學教育教學知識常考考點:小學語文基礎知識
兩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兩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兩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兩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兩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
兩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兩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故事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五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六種邏輯順序:①一般←→個別;②現象←→本質;③原因←→結果;④概括←→具體;⑤部分←→整體;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七種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下定義、作引用。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十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真題練習】【進入題庫,練習更多教師資格證試題>>】
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燒云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在墻根站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是在等人騎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一條馬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就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猛,它在前面跑著,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跑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想要再看到那頭大獅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析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及教學價值。(10分)
(2)如指導三年級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8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第3~6自然段的教學。(22分)
(1)寫作特點:《火燒云》這篇課文描寫了火燒云上來和下去的全過程。作者以多個不同構詞形式的詞語描述了火燒云的顏色變化和各種奇妙的形態,向我們勾勒出三幅動態的畫面:跪著的馬、兇猛的狗、威武的獅子,而且十分傳神地寫出瞬息之間火燒云的變幻過程,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象的贊美之情。
教學價值: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可以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體會作者贊美自然景象的心境。同時,學生通過體會作者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態變化的方法,學會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并在反復誦讀中積累語言。
(2)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檀、盈、兇、廟、惚”等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課文、想象畫面和小組討論,學會作者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態變化的方法,學會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提高朗讀感悟能力、想象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體會作者贊美自然景象的心境,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3)教學設計:
一、展示圖片,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教師通過大屏幕,展示“火燒云”的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并描述圖片的內容。學生觀察后踴躍發言,教師接著追問:“知道火燒云是怎樣形成的嗎?”學生簡單交流后舉手發言。教師簡單總結,隨即教師發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火燒云》來一探究竟。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主探究:學生默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查找不懂的生字、生詞,并在旁邊做標記。
2. 檢查反饋:重點分析“檀、盈、跪”等詞。
3. 初步交流:這篇課文作者按照什么順序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明確:這篇課文作者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的時間順序,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全過程。
三、研讀課文,體會寫法
提問:火燒云上來時,作者從哪兩個方面描寫火燒云的變化?
要求:自由讀3 ~ 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明確:寫了火燒云的顏色,還寫了它的形狀。
(一)學習火燒云的顏色變化
1. 提問:火燒云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
明確:火燒云顏色變化特別快。
2. 提問: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明確:從四個“一會兒”體會到的。火燒云的顏色變化不僅快,而且還很多。
3. 提問:都有哪些顏色呢?
明確: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還有紅彤彤、金燦燦、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教師發言:你們看,這些顏色多漂亮啊!(課件展示火燒云顏色的圖片。)
4. 教師發言:這么多的顏色,大家可以把它們分類嗎?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
明確:ABB重疊式:紅彤彤、金燦燦;半一半一并列式: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形象感偏正詞語: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教師總結:這就是不同的構詞形式。
5. 提問:天空中還有哪些顏色?
明確:還有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教師發言:那么我們試著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用“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帶比喻的形式來說,你還能用其它幾種形式來說說天空中的顏色嗎?(學生自由發言)
6. 提問: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么得美呀!能不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呢?(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五顏六色、絢麗多彩、五彩繽紛。
7. 想象畫面:請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畫面。
8. 朗讀指導:請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讀出作者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
(二)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教師過渡:火燒云色彩如此繽紛,那它的形狀變化又是怎樣的呢?
1. 提問:朗讀4-6自然段,思考:火燒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
明確:火燒云的形狀變化很多。
2. 提問:火燒云的形狀像什么?
明確:像馬、狗、獅子。
3. 提問:形狀變化除了多以外,還有什么特點?明確:特別快。
4. 提問: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明確:從“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正在”“忽然”“接著”“一轉眼”等詞語體會到的。
5. 教師發言:你們知道嗎?作者在描寫馬的樣子時,描繪得很精彩,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
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馬是跪著的。
①提問:讀一讀這兩句話,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讀)
明確:第二句話中少了“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②提問:再讀讀這兩句話,想一想書上為什么選用第一句?(學生自由讀)
明確:“馬是跪著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③提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教師總結: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美。再來讀4-6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的寫作方法。(學生自由讀)
6. 提問: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讀火燒云形狀變化的三個自然段。我們先讀第四自然段,怎樣讀呢?我來提問題,你們用書上的句子來回答,咱們一起讀書。
教師引讀:
教師: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了什么?(板書:出現)
學生: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一匹馬。
教師:它是什么樣貌的?(板書:樣貌)
學生:馬頭向南……它才站起來似的。
教師:它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變化)
學生:過了兩三秒鐘,……尾巴可不見了。
教師:消失了嗎?(板書:消失)
學生:看的人……變模糊了。
(寫狗和獅子的兩個自然段,教師也這樣引讀。)
7. 提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
明確:按“出現、樣貌、變化、消失”的順序來寫的。
教師總結:作者按“出現、樣貌、變化、消失”這個順序描寫,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這種寫法很值得大家學習啊!
8. 提問:想象一下,火燒云還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狀,并按照它的“出現、樣貌、變化、消失”這一順序與同桌一起練習說話,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學生自由練習)
9. 想象畫面:請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畫面。
10. 朗讀指導:請學生朗讀第4-6自然段,讀出作者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
四、學生配音,鞏固練習
播放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錄像,請三位同學分別為“馬”“狗”“獅子”這三部分資料配音。
五、歸納總結,情感升華
教師提問: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領略了火燒云絢麗繽紛的色彩和千姿百態的形狀,相信火燒云那美麗的景色,作者那優美的文字都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你們的腦海中了。
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更多的大自然的奇麗景象,就會發覺我們的世界原先是這樣美麗。下面就請大家欣賞我們身邊的美景(出示圖片)。同學們,愿你們用明亮的眼睛、完美的心靈不斷地去發現美、享受美、創造美。
六、開放作業,拓展延伸
課后搜集火燒云或者其他自然景象的圖片資料,下節課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