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知識與知識學習概述
1、什么是知識的含義、種類、作用?
知識屬于人們的認知經驗,是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對客觀現實認識的結果,它反應客觀事物的屬性與聯系。
種類:
1、根據知識的概括水平劃分為具體知識和抽象知識
2、根據知識的功能劃分為陳述性知識(描述性知識,具有靜態性質)和程序性知識(操作性知識,具有報考性質)
作用:
1、任何活動總有一定的方向,活動的方向由活動的目的決定;
2、任何活動都是由一系列具體動作組成的動作系統,各具體動作作用于一定的對象,從而使對象發生合乎目的的要求的變化。
2、知識的表征存儲?
(一)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形式:命題網絡。兩個或多個命題常常因為有某個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聯系在一起,從而構成了命題網絡(或語義網絡)。
(二)程序性知識的表征形式:產生式系統。產生式系統由一系列“條件—行動”規則構成,產生式以“如果…就…”的形式存在,具有自動激活的特點。
(三)成塊知識的組織:圖式。
(四)認知結構:不管是命題網絡、產生式系統還是圖式,它們都強調知識間的聯系,強調知識的組織結構。人的知識不是零亂地“堆積”在人的頭腦中,而是按照一定的邏輯聯系“集成”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認知結構。所謂認知結構,就是學生頭腦里的知識結構,廣義而言,它是某一學習者的全部觀念及其組織;狹義地說,它可以是學習者在某一特定知識領域內的觀念及其組織。一般認為,認知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有些概念、規則、原理的抽象概括水平較高,處在認知結構的上層,而有些知識則相對更為具體,概括水平較低,它們處在認知結構的下層。當然,由于人具有各種具體的經驗以及各種各樣的聯想、推理,各種知識經驗之間會形成復雜的網狀聯系。
1、簡述知識學習的含義、種類與作用?
知識學習是知識的掌握,指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建構相應的認知結構。(1)學生學習知識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是一種認識過程
學生學習知識的認識過程又具有特殊性
(2)知識的學習與技能學習,既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
(3)知識的學習與品德的學習,即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知識學習的種類:
1、根據頭腦內知識的不同形式或學習任務的復雜程度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①符號學習,又稱代表學習,是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它們代表說明
②概念學習,即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本質屬性
③命題學習,實質上是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掌握由幾個概念聯合所構成的復合意義
2、根據知識間的相互關系分為歸屬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①歸屬學習也叫“類屬學習”,是指把新知識之間的有關部分聯系起來,從而使新舊知識之間構成一種從屬或總括關系的學習。%考*試大%根據歸屬方向,歸屬學習又分為上位學習和下位學習。下位學習又分為派生性和相關性的歸屬學習。
并列學習,是指新學習的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知識既不能產生從屬關系,又不能產生總括關系。
作用:
知識學習是學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科學知識的學習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知識學習是創造性產生的必要前提。
第二節 知識理解的概念
2、什么是知識的理解?理解在知識學習中起什么作用?
知識的理解是通過對教材的直觀和概括化實現的。
1知識學習是學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2科學知識的學習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3知識學習是創造性產生的必要前提
3、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分別以什么形式表征儲存的?對教學有和啟示?
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形式:命題網絡,兩個或多個命題常常因為有某個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聯系在一起,從而構成了命題網絡(或語義網絡)。
程序性知識的表征形式:產生式系統。產生式系統由一系列“條件—行動”規則構成,產生式以“如果…就…”的形式存在,具有自動激活的特點。
3、簡述影響知識理解的因素?
(一)主動理解的意識與方法
1主動理解的意識傾向
2主動理解的策略和方法
(二)個體原有認知結構的特征
1認知結構中有沒有適當的、可以與新知識掛起鉤來的觀念
2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穩定性和清晰性
3新學習材料與原有觀念之間的可辨別性
(三)學習材料的內容
1學習材料的意義性會影響學習者的理解
2學習材料的具體程度會影響到學習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