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巔峰沖刺試題及答案(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常見的教學過程組織形式有( )三種形式。
A.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策略研究
B.集中授課、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C.集中授課、協作學習、策略研究
D.集中授課、自主學習、策略研究
2.主張學生的成功來自于自我實現的學派是( )學派。
A.人本主義
B.精神分析
C.行為主義
D.認知
3.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是( )。
A.班主任
B.興趣小組
C.少先隊
D.班集體
4.《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小學畢業生的英語詞匯要求是( )。
A.學習800一900個單詞和7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B.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約700一800個單詞和6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C.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D.詞匯不作硬性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
5.如果沒有( ),教師就不可能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教師的行動研究也就無法啟動。
A.教師備課
B.教師學習
C.教師說課
D.教師上課
6.“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翻譯為:“君子以他所說的超過他所做的為可恥”,這在當今仍具有強烈的教育意義。這句話出自( )。
A.《大學》
B.《中庸》
C.《論語》
D.《孟子》
7.某教師上一堂詩歌欣賞課,學生要求逐字解釋,老師就請學生一一解釋并加入探討。但又有學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參考書為依據。老師激發學生討論,課代表說:“不同的版本是會有不一致的解釋,有分歧是允許的。”這個教學片段體現了教學互動方式的( )。
A.單向性
B.雙向性
C.多向性
D.成員性
8.下面是上海實驗小學的一則評語:默默無聲的你,總是踏踏實實地干著,拾紙屑、發本子——凡是小隊長的工作,你總是搶先完成;每當看到你高高舉起小手,大膽地發言,老師真為你高興;帶病堅持學習,又讓老師為你擔心;每次看到你難受的樣子,老師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個要強的孩子。這則評語主要體現了( )。
A.結果評價
B.過程評價
C.定量評價
D.定性評價
9.對于小學生正式群體而言,其內部成員間在價值取向上保持較高的( ),而非正式群體之間在價值取向上存在著較多的( )。
A.同質性差異性
B.一致性差異性
C.一致性獨立性
D.同質性獨立性
10.小學生可以借助網絡的“私密空間”和( )的特征,傾訴自己心中的矛盾和困惑,得到更多朋友的幫助,釋放因學習等帶來的壓力。
A.個性化
B.去個性化
C.獨特性
D.廣泛性
11.小學低年級兒童主要以( )作為自己情感體驗的依據。
A.社會反映
B.道德行為規范
C.內化的具體道德觀念
D.內化的抽象道德觀念
12.教學日記是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中具有教育價值的各種經驗以及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創造性的理解和認識予以的真實的書面記錄和描寫。常見的教學日記的形式不包括( )。
A.提綱式
B.點評式
C.解說式
D.隨筆式
13.小學各科教學中經常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 )。
A.參觀法
B.實驗法
C.練習法
D.實習法
14.對學生學業水平的教學評價可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中實施,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類型不包括( )。
A.診斷性評價
B.定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15.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創造性才能,激發興趣和愛好等為主要目的的班級活動是( )。
A.班會活動
B.節日、紀念日活動
C.科技活動
D.課外閱讀活動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