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整理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的知識考點,幫助廣大考生了解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及出題方向。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一次通關攻略,立即查看>>
第四節 幼兒園常見安全問題
命題點1:常見安全問題和處理方法
(一)小外傷
1.切割傷
常見切割傷:幼兒玩耍小刀、剪刀等鋒利物品造成的皮膚斷裂、出血。
案例:某幼兒拿著水果刀玩耍,不小心在手指上劃了一道口子,傷口處開始滲出血珠。
急救方法:
①對于較小、較淺的切割傷可采用直接壓迫止血法;也可以先清潔傷口周圍,用冷開水沖洗傷口處,特別是將異物沖洗干凈,再用雙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紅藥水或紫藥水:
②傷口較大,出血較多,必須先止血,將傷處抬高,立即送醫院,請醫生處理。
2.刺傷
常見刺傷:常見于玻璃、竹刺、鐵釘、木屑等銳利物刺入皮膚,傷口深而狹窄,容易感染。
案例:某幼兒在自由活動后告訴老師手指疼痛,老師檢查發現,該幼兒食指尖有竹刺刺入,傷處周圍皮膚又紅又腫,按壓疼痛。
急救方法:
①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清洗傷口;
②檢查傷口是否留有異物,如果有,用消毒針順著刺的方向將其拔除;
③確認傷口無異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傷口周圍,傷口涂紅藥水。
3.扭傷
常見扭傷:多發生在幼兒運動、游戲等活動中,多為關節處軟組織受傷,傷處腫痛,運動不靈活,顏色發青。
案例:某幼兒穿上了媽媽給她買的新皮靴,鞋跟和鞋幫都較高,該幼兒在奔跑中不小心把腳扭了,孩子感到劇烈疼痛,腳的活動不方便,老師發現幼兒的腳踝又腫又青。
4.急救方法
①檢查是否骨折;
②如果沒有骨折,立即對傷處冷敷,使血管收縮止血,并達到止痛的目的;
③一天之后,對傷處熱敷,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5.預防
①定期檢查和維修幼兒園的滑梯、攀登架等游樂設施;
②幼兒在戶外游戲、活動時,注意觀察、提醒幼兒;
③遇到不安全的情況及時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幫助i
④教育幼兒不打架、不擁擠,遵守活動規則,培養團結友愛的精神和守秩序的習慣。
(二)骨折
1.常見骨折
因外傷破壞了骨的完整性,稱為骨折。骨折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兩種。閉合性骨折,骨折處皮膚不破裂,與外界不相通;開放性骨折,骨折處皮膚破裂,與外界相通。幼兒常發生以下幾種情況的骨折:重物打擊,可能導致骨折;手被彈簧門擠壓,可能導致骨折;伸手玩弄電扇,可能因扭轉而發生骨折;車擠壓、跌倒等,也都可能造成骨折。
2.骨折的癥狀
①劇烈疼痛,特別是活動傷肢或按壓骨折的部位時,疼痛更明顯;
②骨折的肢體失去正常功能,如下肢骨折不能走路,上臂骨折不能抬高;
③骨折的部位出現變形。
小兒骨骼的成分和成人相比較,有機物相對比無機物多,所以小兒的骨骼韌性強、硬度小,容易發生變形,一旦發生骨折,還可能出現折而不斷的現象,稱為“青枝骨折”,傷肢還可以做動作,因此,小兒骨折容易被忽略,如不及時送醫院治療,傷肢將出現畸形,影響肢體的正常功能。所以,小兒一旦發生肢體傷害,應及時送醫院檢查是否發生了骨折。
3.急救方法
1)在未急救包扎前,不輕易移動傷者。如果輕易移動,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嚴重的還可能引起休克和血管、神經損傷,甚至由閉合性骨折變為開放性骨折,加重傷勢;
2)止血。幼兒發生骨折后,觀察幼兒全身狀況,如果是開放性骨折并伴有大出血,先要在傷口處覆蓋敷料,包扎止血,再處理骨折;
3)處理骨折的基本方法是:使斷骨不再刺傷周圍組織,限制受傷肢體的活動,使骨折不再加重,這種急救方法叫“固定”:
①四肢骨折:幼兒四肢骨折后,觀察骨折處是否有皮膚破損及斷骨暴露,如果有斷骨暴露在外,不要強行還納回去。可蓋上干凈紗布,簡單固定,迅速送醫院進一步治療;如果骨折處沒有上述情況,應立即用夾板固定。夾板一般選用薄木板,在緊急情況下也可用木棒、硬紙板、竹片等代替,甚至還可將傷肢固定于健肢。固定時,給傷肢墊上棉花或布,夾板的長度應超過傷處的上下兩個關節,用繃帶把傷肢的上下兩個關節都固定住,露出幼兒手指或腳趾,以便觀察肢體的血液循環,松緊以手指和腳趾尖不出現蒼白、發涼、青紫為度。
②頸椎骨折:將患兒平放,頭部墊高。為避免震動,可在頭部兩側放上沙袋或硬枕頭,使頭部固定。
③肋骨骨折:判斷斷骨是否傷及肺部,如果斷骨刺傷肺,患兒呼吸困難,應盡快送醫院急救。反之,可讓患兒深呼吸,用寬布帶纏繞胸部斷肋處,減少胸廓運動。
③腰椎骨折:處理這種骨折,稍有不慎,即可產生嚴重后果。患兒發生腰椎骨折以后,應嚴禁腰部有活動,否則會加重脊髓的損傷。不能讓患兒走動、彎腰,救護者也不能攙扶、抱持患兒。不可用軟擔架抬患兒,可用木板、門板等作為搬運工具,多個救護者動作一致地將患兒抬到硬擔架上,讓患兒俯臥,用寬布將身體固定在擔架上,盡量平穩地將患兒送到醫院。
4)及時送醫院,爭取在骨折后2~3小時內送到醫院進行復位處理。
4.預防
①保教人員要加強責任心,防止發生傷害事故引起骨折;
②幼兒進出的門不安裝彈簧,以免夾傷幼兒,引起指、趾骨的骨折;
③教育幼兒不做危險動作:
(三)出血
出血是兒童時期常發生的一種外傷現象,少量出血容易止住:嚴重損傷引起的大出血,可能危及患兒生命,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1.常見的幼兒出血
①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流量大,短時間內可大量失血,必須立即止血;
②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液均勻流出;
③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樣滲出,可自己凝固。
2.急救方法
1)動脈出血:采用指壓止血法,這是動脈止血最快速、最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即用單個或多個手指壓住血管的上端(更靠近心臟),壓閉血管,阻斷血流,及時送往醫院處理。
①面部出血:壓迫兩側下頜骨。救護者可用拇指在傷口同側下頜骨前方2厘米處觸及動脈搏動,按向下頜骨,使面動脈被壓閉而止血;
②前臂出血:壓迫肘窩(偏內側)動脈跳動處:
③手掌、手背出血:壓迫腕動脈跳動處;
④手指出血:將手指屈入掌內,成握拳狀;
⑤大腿出血:屈曲大腿,壓迫大腿根腹股溝動脈跳動處:
⑥腳部出血:壓迫腳背動脈跳動處。
2)小傷口:由于小傷口引起小的靜脈或毛細血管出血可用一般止血法,用干凈的紗布、棉花墊在傷口上,用繃帶包扎,即可止血。
3)較大傷口:由于較大的傷口引起的出血,可將敷料(干凈的棉花、紗布)蓋在傷口上,用繃帶包扎止血。
3.預防
①將小刀等銳器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
②經常檢查幼兒口袋,如有危險的東西,要交老師妥善保管;
③教育幼兒不用帶尖帶刺的東西做玩具、不挖鼻孔;
④注意幼兒活動中的安全。
(四)燒、燙傷
1.常見燒、燙傷
燒、燙傷是由火焰、蒸汽、熱液體、電流、化學物質等作用于人體引起的損傷。幼兒皮膚的角質層薄,保護能力差,因開水、熱湯、化學藥品、火焰、電器等導致的燒、燙傷事故較多。按燒傷的程度不同可分為三種程度的燒傷。
一度燒傷:僅表皮受損。表現為皮膚輕度紅、腫、熱、痛,沒有水皰;
二度燒傷:傷及真皮。表現為傷處皮膚疼痛劇烈,有水皰;
三度燒傷:傷及皮下組織、肌肉。表現為受傷處皮膚感覺消失,無彈性、干燥,無水皰,皮膚顏色蠟白或焦黃。
2.急救方法
燒、燙傷的急救原則是消除燒、燙傷的原因,保護創面,設法使傷員安靜止痛。
①消除燒、燙傷的原因。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火焰,應設法將余火撲滅;如果是熱的液體,應立即將燙傷部位的衣服脫掉;如果是觸電燒傷,應立即切斷電源。
②保護創面。一度燒傷可在局部涂搽獾油、燙傷膏等,一般在3~5天內可好轉。二度、三度燒傷應用清潔的被單、紗布、毛巾等物覆蓋創面,不要弄破水皰,也不要在創面上涂抹任何治療燒傷的藥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損傷,速送醫院處理。
③設法使傷員安靜止痛。若燒、燙傷面積大,病人煩躁1:3渴,可少量多次給予淡鹽(糖)開水飲用。
注意事項:如被腐蝕性藥品燒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創面;如被生石灰燒傷,應將石灰顆粒揩去,再用水清洗,否則,生石灰遇水產熱,會加重傷勢。
3.預防
①成人端著熱水或開水壺時要注意避開幼兒;
②開水、燙飯菜、化學藥品、電器等應放在幼兒手夠不著的地方;
③剛燒好的飯菜應放置一段時間,待不燙時才讓幼兒進食;
④給幼兒洗頭、洗澡時應先開冷水后開熱水;
⑤教育幼兒不玩火、不觸摸電器等物品。
(五)煤氣中毒
1.常見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大多是由于冬季用火、洗浴、用煤爐取暖,如果居室無通風設備、風倒灌、煙筒漏氣,常發生煤氣中毒。過量的一氧化碳進入人體,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遠大于氧氣,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的能力和作用,使人體缺氧而窒息。幼兒一氧化碳中毒,輕者頭痛、惡心、嘔吐、乏力,重者呼吸困難、昏迷、驚厥,皮膚出現櫻桃般的紅色等癥狀。
2.急救方法
①救護者匍匐進入現場,立即打開門窗通風;
②迅速把病人抬離中毒的現場,轉移到通風保暖處平臥,松開衣領、腰帶;
③給病人保暖,中毒嚴重者速送醫院急救;
④如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急救。
注意事項:給病人灌醋、喝酸菜湯都不能解除煤氣中毒,反而拖延了時間。讓病人受凍也不能解除煤氣中毒,反而容易使其受涼,加重病情。
3.預防
①冬季不得在室內使用沒有通風設施的煤爐取暖;洗浴時一定要有安全設施;
②冬季注意提醒家長們,千萬不能將孩子單獨放在、甚至鎖閉在用煤爐或煤氣取暖的房間里;
③養成使用完煤氣即關閉其閥門和總閥門的習慣;
④幼兒園定期檢查煤氣管道有無泄漏之處,如有,當立即修理。
(六)誤服毒物
1.常見誤服毒物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備藥片、藥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導致幼兒當作食物誤食而中毒。案例:某個3歲的幼兒在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發現了喇叭花種子,該幼兒很好奇,把喇叭花種子吃了下去,引起中毒。
2.急救方法
①催吐。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小兒,可一只手抱著他,另一只手伸入小兒口內刺激其咽部,使其將毒物嘔吐出。若是兩歲以上的小兒,先給清水飲下,讓孩子張大嘴,再用筷子或手指等物給予小兒咽部機械刺激使其嘔吐,可反復讓小兒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為清水;
②解毒。對于誤服強酸強堿等化學液體的患兒,為保護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為洗胃劑,既可達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護胃黏膜。若是誤服有機磷農藥中毒的幼兒,在患兒的呼氣中能聞到大蒜味,可讓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時立即送醫院急救:
③對于吃進毒物時間較長的患兒,如超過4小時,毒物已進入腸道,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④急救的同時,要搜集患兒吃剩的東西、嘔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兒口袋內殘留的有毒物質,以供醫生檢驗毒物的性質,為治療提供依據。
3.預防
①家庭和幼兒園對常備藥品應加強管理,標簽清晰,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與食物放在一起:
②給孩子服藥要看清楚標簽上的姓名、藥品名稱等:
③教育幼兒不隨便吃東西。
(七)異物
1.呼吸道異物
喉部、氣管或支氣管內誤吸入異物,統稱為呼吸道異物。
(1)常見呼吸道異物
小兒的咳嗽反射差,玩耍、嬉戲時口內含有異物,一不小心,可能讓異物進入呼吸道:或進食時大聲叫喊、哭鬧,也可能將食物嗆入呼吸道。吸入的異物,以蠶豆、花生、瓜子為多見。異物進入喉、氣管,刺激黏膜引起劇烈嗆咳、氣急等癥狀,繼而出現喉鳴、吸氣困難、聲嘶等癥狀。
案例:媽媽催促正在吃果凍的孩子上幼兒園,孩子一著急,果凍一下吸入了氣管,頓時,面色憋得通紅,呼吸困難。
(2)急救方法
①抓住小兒雙腳使其倒置,并大力拍擊其背部,使異物從喉部落出,如果此法無效,速送
②讓小兒坐在搶救者的腿上,面朝外,用兩手的食指和中指形成一個“墊”,按在患兒的上腹部,快而輕地向后上方擠壓,隨后放松,使膈肌壓縮肺,產生氣流,將氣管中的異物沖出,如此法無效,速送醫院急救。
2.消化道異物
(1)常見消化道異物
幼兒有時會玩弄棋子、紐扣、回形針、骨頭等物,還可能含在口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掉進食道。這些異物有時會卡在食道里,有時會順利進入胃里。食道有異物,表現為疼痛,吞咽困難。
大的異物會引起嗆咳和呼吸困難,并發食道炎癥,可有發熱等其他癥狀。
案例:某4歲的孩子有一個習慣,老愛咬自己的衣服紐扣。這天在離園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發現孩子的衣服紐扣少了一顆,一問才知道,孩子吞了一個紐扣到肚子里。
(2)急救方法
①如果幼兒吞食的異物是光滑的,幼兒無明顯癥狀,可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促使異物隨大便排出。可密切觀察幼兒大便,直到異物排出體外。若長時間未排出,應去醫院治療:
②若幼兒吞食的是尖利的異物,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3.鼻腔異物
(1)常見鼻腔異物
幼兒玩耍中,無意間將小物件塞入鼻孔,以花生米、豆子、果核為多見。幼兒鼻腔異物可能引起長時間鼻塞,鼻涕帶血絲。
案例:午睡的時候,某幼兒發現一顆豆子,就塞到鼻孔里玩,結果取不出來了。
(2)急救方法
①不可用鑷子去夾異物,特別是圓形的異物,因為這樣可能使異物深陷,落入氣管,非常危險:
如果你感覺整本書都是考點,可能你需要一套網校課程,讓講師幫你劃重點!如果你感覺教材學不完,知識考點記不住,多半是沒找對學習方法。233網校推出多層次多種輔導方案,高效通關從選課報名開始。去選課>>
②可讓幼兒按住無異物的鼻孔,用力擤鼻,使異物排出:也可用棉花捻或紙捻刺激幼兒的鼻黏膜,使其打噴嚏,將異物排出;
③如上述方法無效,應送醫院處理。
4.異物入耳
(1)常見入耳異物
幼兒將小物件(豆、米、小珠子等)塞入耳中或有昆蟲爬入耳道造成外耳道異物。
(2)急救方法
①昆蟲入耳,可把耳朵對著燈光,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引誘昆蟲爬出;也可將食用油、甘油等倒入耳內,再讓患兒將這只耳朵側向上靜止幾分鐘,然后將這只耳朵側向下,被淹死了的昆蟲可隨油一同流出;
②小物件入耳,可囑咐患兒頭偏向異物一側,用單腳跳,異物可能會掉出;
③難以排出的異物應去醫院處理。因為在沒有良好的照明條件、專用工具和技術不熟練的情況下操作,可能會加重損傷,后果嚴重。
5.眼部異物
(1)常見眼部異物
多見于飛塵、小蟲、沙粒入眼,引起灼痛、畏光。
(2)急救方法
①沙粒、小蟲入眼附于眼球表面,可用干凈的棉簽輕輕擦去。若異物嵌入眼瞼結膜,需翻開眼皮,再擦去。翻眼皮的方法是:讓小兒眼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輕輕向上翻轉則可;
②如異物嵌于角膜組織內,或上述方法無效應迅速送醫院處理。
6.異物入體的預防
①幼兒進餐時不驚嚇、逗樂幼兒;
②幼兒能吸入或吞入的物品不應作為玩具使用;
③幼兒臼齒未長出時,應避免食用花生米、瓜子及帶核、帶骨、帶刺的食物;
④培養幼兒良好的就餐習慣,進餐時不嬉戲、打鬧;
⑤教育幼兒不要把別針、豆子、玻璃珠等小物件塞進嘴、鼻孔、耳朵里。
(八)溺水
溺水者因吸入大量的水,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一旦發現溺水者要迅速施救。
1.急救方法
①水上救護。救助者如不會游泳就不要貿然下水,可將救生圈、木塊等漂浮物和繩索拋給落水兒童,同時迅速呼救。會游泳的救助者應迅速從落水兒童的后方接近他,乘其不備突然抓住他并控制牢:再使落水兒童的頭部浮出水面,采取仰泳姿勢,救其上岸;
②倒水。清除溺水兒童口、鼻內的污泥、雜草等異物,同時解開其衣褲:救護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將溺水兒童置于屈膝的大腿上,頭朝下,拍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和胃里的水倒出來;
③進行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擠壓急救。檢查溺水兒童的呼吸和心跳情況,如呼吸和心跳停止,迅速實施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擠壓急救,然后急速轉送醫院。
2.預防
①幼兒園不能建在河邊和糞池、池塘附近,以免幼兒失足淹溺;
②教育幼兒不能自己去河邊、池塘邊玩水;
③幼兒游泳,要有成人看護。教育幼兒不在不明水情的地方游泳。
(九)觸電
1.常見觸電事故
玩弄電源插座、電器、開關等引起觸電;戶外電線落地,幼兒隨手拾取或在附近玩耍也可能觸電;雷雨天氣,在大樹下避雨也可能導致觸電事故。輕度電擊,表現為面色蒼白、呆滯,對周圍失去反應,全身無力;重者可出現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急救方法
①脫離電源。用最快的方式讓傷者脫離電源。如幼兒擺弄電器開關、插座等觸電,可迅速拔去電源插座或關閉開關、拉開電源總閘切斷電流;如果幼兒觸及了室外斷落的電線而觸電,救護者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絕緣物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擔、竹竿等絕緣物將接觸幼兒身體的電線挑開。如果幼兒手部與電線連接緊密,無法挑開,可用大的干燥木棒將觸電者撥離觸電處;
②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擠壓急救。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檢查觸電者的呼吸、心跳,對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者,立即進行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擠壓急救;
③保護創面。在急救的同時,對灼傷部位,先洗凈,然后用消毒敷料包扎。
3.預防
①經常檢查電器、電線是否符合安全標準,電器、電線是否漏電,特別是雷雨天氣應更加注意:
②電插座、電器等應置于幼兒手摸不到的地方;
③教育幼兒不要用濕手插接電源,不玩弄電器,不要在供電線和高壓線附近玩耍;
④教育幼兒雷雨天氣不要在大樹、電線桿、高大建筑物下避雨,要蹲伏在地勢較低的地方。雷雨天氣不看電視。
(十)中暑
1.常見中暑原因及表現
幼兒長時間受到強烈陽光照射或停留在悶熱潮濕的環境里,以及在炎熱天氣長途行走或過度疲勞等,均易導致中暑。其表現為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胸悶、惡心、全身乏力等。
2.急救方法
①將患兒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其衣扣,對其扇風,并用冷水或冰塊冷敷,幫助其散熱;
②讓患兒多喝清涼飲料,也可口服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等清熱解暑藥;
③如中暑嚴重,患兒昏迷不醒,應速送醫院。
3.預防
①炎熱的季節,避免幼兒長時間的戶外活動;
②幼兒園老師應采用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
③教育幼兒感到不舒服時主動向老師說。
(十一)凍傷
1.常見凍傷原因及表現
凍傷是人體遭受低溫侵襲后發生的損傷。幼兒冬季落水、衣著不暖,在氣溫低、濕度大或大風的情況下停留,都可發生全身凍傷。幼兒手、腳、耳等供血不足的部位容易發生局部凍傷,表現為凍傷處發紅或發紫、腫脹、發癢或刺痛,有些可起水皰,之后糜爛或結痂。
2.急救方法
①全身凍傷:讓患兒離開寒冷環境,搬動時,動作要輕柔,以免用力不當造成患兒肢體扭傷或骨折。用暖和的衣服、熱水袋等溫暖患兒身體,給予患兒溫熱的飲料,如牛奶、姜湯等,以加速其血液循環;
②局部凍傷:多發生在耳、手、腳等部位,可在局部涂抹凍瘡膏。
3.預防
①冬季應加強保暖措施,注意幼兒的服裝、鞋襪松緊要合適,對暴露在外的皮膚可使用保暖用具:
②注意防潮,保持幼兒服裝、鞋襪的干燥,被汗水浸濕的衣服應及時更換;
③寒冷的冬季,多組織幼兒戶外活動,加強其血液循環。
(十二)蟲、蛇咬傷
1.蚊子、臭蟲等咬傷
急救方法:用酒精涂搽患處,嚴重者可搽氨水或清涼油。
2.黃蜂蜇傷
急救方法:黃蜂毒液呈堿性,傷口可涂搽弱酸性液體,如食醋。
3.蜜蜂蜇傷
急救方法: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傷口可涂搽弱堿性液體,如淡堿水、肥皂水等。
4.蝎蜇傷
急救方法:蝎子的毒液呈酸性,局部涂抹堿水,有一定療效。
5.螞蟥吮血
急救方法:被螞蟥叮住腳、腿流血時,應立即在被叮處的附近拍打,或用火灼燒螞蟥,使螞蟥掉落,然后用淡堿水沖洗。涂上碘酒,蓋上清潔紗布。
6.蛇咬傷
(1)急救方法
①防止毒液擴散和吸收。被蛇咬后,迅速躺下,用鞋帶、褲帶之類的繩子緊緊地捆扎傷口上方(靠近心臟一端),防止蛇毒擴散;
②迅速排除毒液。立即用涼開水、泉水、肥皂水等沖洗傷口及附近皮膚。用小刀或刀片以蛇咬牙痕為中心作十字形切開,用力擠壓傷口,使毒液排出,同時,用清水反復沖洗傷口;
③立即服用蛇藥,對傷口進行濕敷,速送醫院。
(2)預防
①不要帶孩子們到潮濕、陰暗、雜草叢生的地方活動,并且教育孩子自覺地不到這樣的地方去玩耍:
②平時可置備一些蛇藥。
(十三)暈厥
1.常見暈厥原因及表現
多由于疼痛、悶熱、站立時間過長、精神緊張等原因,造成幼兒短時間的大腦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覺、暈倒。表現為暈厥發生前頭暈、惡心、心慌等癥狀,暈倒后,患兒面色蒼白、出冷汗等。
2.急救方法
首先讓患兒平臥,頭部放低、腳部略抬高,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然后解開患兒的衣領、褲帶,使其放松、安靜地休息。患兒休息后,喝些熱飲料,一般可好轉。
(十四)鼻出血
1.常見鼻出血情況
1)鼻外傷:兒童跌倒撞傷鼻部引起出血,挖鼻孔造成鼻前庭糜爛引起出血;
2)鼻腔異物:幼兒玩耍中把小物件塞入鼻腔引起出血;
3)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時鼻腔充血、水腫,引起鼻內血管破裂出血;
4)偏食:幼兒不愛吃蔬菜,缺乏維生素,容易引起鼻出血;
5)鼻腔炎癥:炎癥引起鼻癢,兒童經常用手挖鼻腔引起出血。
2.急救方法
1)安慰幼兒不要緊張,安靜地坐著:
2)緊捏幼兒雙鼻翼,壓迫止血;
3)頭部、鼻部、后頸窩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
4)如出血量大,可用一般滴鼻液浸濕棉花團塞入鼻腔止血;
5)止血后,2~3小時內不做劇烈運動;
6)如上述方法對止血無效,應立即送患兒去醫院處理。
[page]命題點2:幼兒園發生火災的應急處理方法
1)幼兒園師生員工一旦發現幼兒園發生火災,應立即報警(一是向“119”報警;二是向幼兒園領導報警;三是向發生火災班組或周圍師生報警);
2)幼兒園領導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往火災現場,組織實施指揮工作,迅速集結人員,對滅火工作進行任務分配;
3)總指揮可根據火勢情況,決定采取破拆、停電、供水和尋求相鄰單位支援等措施;
4)迅速收集各班工作情況,公安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立即匯報火災現場實況,聽從公安消防隊指揮員分工,組織幼兒園保教人員配合公安消防隊進行火災撲救工作;
5)火災撲滅后,保護好火災現場,做好善后工作。
[page]命題點3:地震應急處理方法
1)發生地震時,教師要先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要有序組織幼兒,堅持幼兒優先原則,盡力保護幼兒安全;
2)教育幼兒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要聽從老師的指揮,以免造成意外;
3)如果在室外活動要把幼兒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或集中在樹木周圍;
4)如果在室內不要試圖跑出樓外,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
[page]命題點4:急救方法
1.口對口吹氣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象征。當患兒發生意外傷害,呼吸困難甚至停止時,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否則,呼吸停止后2~4分鐘內就瀕臨死亡。人工呼吸就是用人為的力量來幫助傷員進行呼吸,最后使其恢復自主呼吸的一種急救方法。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這里介紹常用的口對口吹氣法。
(1)施救方法
①檢查患兒的傷情和呼吸情況,如呼吸微弱或停止,應馬上施行口對口吹氣法:
②暢通呼吸道:使患兒仰臥,松開其衣領,解開其衣服;頸部墊高,使其頭盡量后仰,必要時將舌拉出來,以免舌根后墜阻塞呼吸道;檢查患兒口、鼻有無泥沙、雜草、痰涕和其他分泌物并予以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③吹氣。對小乳兒:救護者深吸一口氣,用嘴銜住乳兒的口鼻,往里吹氣,每隔2~3秒鐘吹一次。吹氣時不要太用力,以其胸部隆起為度;吹完一次,把嘴松開,再壓其胸,幫助呼氣。這樣有節奏地進行,直到患兒恢復呼吸或將其送到醫院。若不見胸部隆起,可能是呼吸道不通暢或吹氣方法存在問題。對較大的兒童:救護者深吸一口氣,捏住患兒的鼻孔以免漏氣,將口緊貼患兒的口,向口內均勻吹氣。吹氣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吹氣量太大,會將患兒肺泡吹破;若吹氣量太小,起不到作用。以患兒胸部隆起為度。吹完一口氣,嘴離開,放開息兒鼻孔,輕壓其胸,幫助呼氣。這樣有節奏地進行,每3~4秒鐘吹一次,直到患兒恢復呼吸或將患兒送到醫院。如果患兒牙關緊閉,可對著鼻孔吹氣,方法同上。
(2)注意事項
①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
②防止用力過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況不宜做人工呼吸時,應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③如果患兒呼吸、心跳均停止時,應同時進行心臟擠壓急救。
2.胸外心臟擠壓法
兒童在生活中發生意外,心跳微弱或停止,可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擠壓法。胸外心臟擠壓法是發生心跳驟停時,借助外力擠壓心臟和胸腔,輸送血液,以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的方法。
(1)急救方法
①檢查患兒的傷情和心跳的情況。如脈搏微弱或停止,馬上施行胸外心臟擠壓;
②讓患兒仰臥,背部用硬物支撐,松開其衣服、腰帶。讓患兒仰臥于堅硬的木板或水泥地面上,絕不可在柔軟有彈性的床上進行胸外心臟擠壓,以免影響急救效果;
③胸外臟擠壓。新生兒:手握患兒的胸,用兩拇指按壓其胸骨(在兩乳頭連線的中央),用力以壓迫胸骨下陷1厘米左右為度,每分鐘120次左右。1歲以內的嬰兒:左手托住嬰兒的背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胸骨偏下方,手指保持垂直,每分鐘80~100次左右。1~8歲小兒:救護者把右手掌放在患兒胸骨偏下方,左手壓在右手上,兩手交叉重疊按壓,使其胸骨下陷約2厘米左右,每分鐘按壓60~80次左右。
(2)注意事項
①患兒背部應有硬物支撐,否則,將影響胸外心臟擠壓的效果;
②擠壓部位要正確。不能擠壓左胸乳頭處,該處為堅硬的肋骨,不僅起不到擠壓心臟的作用,還可能導致骨折,傷及肺臟,加重傷情;
③用力要適度。按壓應平穩,用力要均勻,有規律地垂直按壓,不能間斷。如果患兒的呼吸、心跳同時停止,應同時施行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擠壓。可吹一次氣,做心臟擠壓4~5次。
幼兒年小幼稚,天性好奇,對各種事物都充滿極大的興趣,喜歡摸、探、嘗嘗、動動,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故易發生傷害性事故。因此,保教人員除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外,還應掌握常用急救技術,以便對意外傷害進行快速而正確的處理。
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什么?233網校講師為你點撥各章節核心考點,點擊查看>>
熱點推薦: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章節難易分析 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在線模考
小編推薦>>2016年告別盲目備考,233網校教研團隊精心打造高通過率套餐班,全程內部鎖分,保障一次過關!2016年教師資格高效鎖分套餐班如下:
統考VIP班(¥480/套) |
中學統考學科VIP班(¥680/套) |
包含:(初中語文+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兩科(精講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
適合:河北、山東、河南等24個統考區 特色:1、為統考教師資格專業打造 2、針對性的講解必考點及重難點 3、歷年真題講解及技巧點撥 4、高含金量內部提分資料 5、90%知識點全面精講+配套習題 協議:簽約通關,不過免費重學 現在報名滿300減50 |
包含:(初中英語+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包含:(初中地理+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生物+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高中化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音樂+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jiaoshi_233|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另外,還可掃一掃以下二維碼,下載233網校手機APP,考試報考一手全掌握,迅速了解考試,還能隨時隨地免費做海量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