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判斷下列命題正誤,請將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號。錯誤的打“×”號。
1.在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力問題上,荀子是中國古代內發論的代表人物。( )
2.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規律要求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
3.通過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叫談話法。( )
4.組織學生參加實際活動,培養良好品質的方法叫陶冶法。( )
5.個體把失敗歸因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能增強自我效能感。( )
6.在態度形成的認同階段,個體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
7.心智技能的對象是客體在人腦中的主觀映像,具有客觀性。( )
8.正義感要求教師以公正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和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
9.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最終體現。( )
10.教師的天職是傳授知識。( )
11.符合《教師法》所規定的取得教師資格的基本條件,就能取得教師資格。( )
12.教育守法的主體是所有教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 )
13.教育行政復議執行使用調節原則。( )
14.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前提,因此備課在上課前就全部完成了。( )
15.教學口語和一般口語不同,它是專業口語。( )
16.觀察存在著主觀的成分,“純客觀”的觀察是不存在的。( )
17.說課的重點應該是說清楚課堂教學中“為什么這么做”。( )
18.學校應該嚴格按照教師成長檔案袋的內容評定教師等級。( )
19.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管理,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
20.班級文化中,班級精神是靈魂,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保障。( )
21.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
22.教學方法始終應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 )
23.課外輔導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
24.教學研究工作的主要功能在于探討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實踐。( )
四、簡答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是什么?
2.貫徹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德育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如何根據學生認知差異的特點因材施教?
4.在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5.如何對青少年同輩群體進行引導和管理?
6.教學評價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從做教師的第一天起,趙老師就為自己定下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準則,她認真學習優秀教師的成功教學經驗,不斷提升教學水平,課堂教學效果優秀,先后榮獲市級教學競賽一等獎和省級教學競賽蘭等獎;她積極承擔省、市級教育科研項目,撰寫了多篇論文,并獲得了省、市級教育科研獎勵,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她以母親般的愛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對于家庭困難、父母離異的學生愛護有加,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稱贊。
請運用教師職業道德知識對趙老師的做法進行分析。
2.某中學一個班級里,接連出現幾起學生的物品丟失現象,為了阻止這種現象繼續發生并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師接受了幾個班干部的建議,決定由全班同學投票選舉小偷。投票結果出來后,學生李某得票最多,因此被班主任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此后,李某總感覺同學們對她指指點點,精神大受刺激,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需送醫院接受治療。
班主任老師的這種做法合適嗎?誰應該承擔李某的治療費用?為什么?
請運用教育法律法規對此事進行分析,并談談對教育工作的啟示。
六、論述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的辯證關系。
2.試舉例說明如何根據記憶規律提高知識保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