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及考試真題——中學教學
大綱要求:
1.理解教學的意義,了解有關教學過程的各種本質觀。
2.熟悉和運用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規律(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教學的教育性規律),分析和解決中學教學實際中的問題。
3.掌握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及要求;掌握和運用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了解教學組織形式的內容及要求。
4.了解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觀點與趨勢。
知識考點:
1、教學概述
2、教學過程
3、教師與學生
4、“以人為本”學生觀的基本要求
5、 教師的權力與義務
6、學生的權利保護
考試真題:
【2015年下半年真題】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是( )。
A.感知與評價
B.理解教材
C.鞏固知識
D.運用知識
233網校答案:B
【2017上半年】李老師在語文課上,按照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的程序進行教學。這體現了哪一類型的課的結構( )
A.單一課
B.綜合課
C.練習課
D.復習課
233網校答案:B
【2015年下半年真題】 羅老師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他在教學中貫徹了( )。
A.直觀性原則
B.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33網校答案:A
【2012年下半年真題】我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中要求“學不塌等,不陵節而施”,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這體現了教學應遵循( )。
A.啟發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233網校答案:C
233網校解析:“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中的“躐…‘陵”為超越、越過之意;“孫”為按規律之意;整體意思是學習不能超越等級、次第,要遵循一定的順序,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2016年下半年真題】根據學生個人成績在該班學生成績序列中所處的位置來判定其成績的優劣,而不考慮其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這種教學評價屬于( )。
A.診斷性評價
B.絕對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233網校答案】D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5步提分,高效通關|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在線模考
沖刺必看: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時間所剩無幾,教師資格取證班講師助你直接核心考點,短期突破考試重難點,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