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題
1.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錯誤。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因為教育必須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必須正確處理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必須正確處理教育與遺傳、環境的關系。
2. 【考查妻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素質教育的目標”,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錯誤。升學教育以升學為唯一目標,以犧牲學生的發展為代價,違背素質教育的理念。而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的素質為根本宗旨;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的發展。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要貫穿教育的全過程并滲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3.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德育的途徑”,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熟悉。
【參考答案1錯誤。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在學校全部工作q-占時間最多,而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活動是學習,所以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經常、最有效的途徑。
4.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條件”,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掌握。
【參考答案】錯誤。課堂情境結構對課堂紀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教師對班級規模的控制、課堂常規的建立以及學生座位的分配方面,而并非是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控制上。
5.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正確。班杜拉的大量實驗證明,榜樣在觀察學習過程q-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樣的特點、示范的形式及榜樣所示范的性質和后果都會影響到觀察學習的效果。
三、簡答題
1. 【考查要點】本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動機理論”,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1)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隨任務難度的不同而不同。
(2)學習任務比較簡單時,學習動機強度較高"--J-4吏學習成效達到最佳水平。
(3)學習任務比較困難時,學習動機強度較低可使學習成效達到最佳水平。
(4)學習動機強度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系成倒“u”型。
2.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1)大規模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2)能保證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并使學生kt,.iL實實、有條不紊地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
(3)能保證教師發揮主導作用。
(4)對教學內容及活動加以有計劃的安排,特別是通過課的體系與分工合作實現教學的高速發展。
(5)學生之間互相觀摩、啟發、切磋、砥礪。
(6)它在實現教學任務上比較全面,從而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3.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國內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外鑠論的主要觀點是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如荀子的性惡論、洛克的“白板說”。外鑠論的另一個典型代表是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華生甚至這樣說,給他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狀況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由于外鑠論者強調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都注重教育的價值,對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會所要求的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都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他們關注的重點是人的學:學習什么和怎樣才能有效地學習。
4.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掌握。
【參考答案】(1)在觀察活動中,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
(2)要使學生具備觀察事物和現象的必備知識;
(3)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
(4)要做好觀察記錄和觀察后的歸納和總結。
5.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作技能的學.--j”,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費茨和波斯納把一般動作技能獲得的心理過程概括為以下三個階段:
(1)認知階段,也叫動作定向階段。學生首先認知動作技能的結構,對動作系統有初步認識,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用表象調節動作,掌握分解動作。
(2)聯結階段。這是由動作定向階段向動作協調階段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實際上就是學生嘗試把分解動作聯結成程序動作,通過不斷的練習,逐漸熟練,動作定向階段的表象調節和有意識控制相應減少。
(3)自動化階段。肌肉骨骼動作實現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意識的參與減少,只在出現動作偏差時才起作用。
四、材料分析題
1.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我國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1)我國傳統的教育體系過分強調知識的灌輸,把傳授知識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了單純的知識容器,壓抑了學生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因此,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不僅攝取知識,而且進行有目的的思維,激發學生勇于思考、質疑,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王老師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在教學實踐中,善于交出學生思維的主動權,讓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通過“語文課進閱覽室”,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在愉悅的情境中,享受學習知識的快樂。
(3)在“語文課進閱覽室,,活動中,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師生之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4)在“語文課進閱覽室,,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實質性轉變,打破了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個寬松的課堂氣氛。教師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出發,為他們創設有利于其獲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動思考的環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全面提高。
2.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學的基本原則”,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孔子向學生施教的心理依據是因材施教。子路好勝,所以孔子勸其不要立即行動以培養其耐心,不要魯莽行事;而冉有畏縮,所以孔子鼓勵其立即行動以培養其果斷的性格,鼓勵其當機立斷。這說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心理特點采取符合學生個性心理面貌的教學方法,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試題推薦:5套2013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巔峰沖刺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