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終身性,使每個人所受的教育都不會終止于學校教育階段,而是使其一生受到連續教育,直至生命的終結。
(2)全面性和自由性,教育和學習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人的身心所有方面的全面發展,不再是從外部強迫灌輸的,而是自由的、根據個人需要和興趣的、有機聯系的、協調性的學習化社會,每個人享有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由地取得學習、訓練和培養自己的各種手段。
2.【答案要點】(1)不正確。他將行為的原因歸因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這樣他就對自己的行為不用負責,因此學習動機不高,學習成績也不會提高,甚至會越來越差。
(2)他應該將其歸因為自己的、內部的、可控制的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認為學習失敗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學習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3)有助于教師了解心理活動發生的因果關系;有助于根據學生行為及其結果推斷出個體的穩定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有助于從特定的學習行為及其結果預測個體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學習動機,對于改善其學習行為,提高其學習效果也會產生一定的作用。此外,歸因訓練還有助于提高自我認識。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正確歸因,對消極的歸因進行輔導。如果一個學生長期處于消極的歸因心態就有礙于人格的成長,如慣于逃避的學生,他們經常將失敗歸為能力不足,將成功歸于運氣或任務容易,長此以往,成為一種習慣,就會演變為一種習得無助感。
套題推薦:
4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