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分為肝、心、脾、肺、腎,我們人體的生命活動依賴于五臟,它們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無時不刻不在工作著,為人體運送營養,維持生命運轉。
但是隨著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開始享受物質與精神生活并重,熬夜、胡吃海喝,趁著年輕盡情放縱,這些都給五臟造成了很大負擔,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當身體五臟出問題后,它們會通過體表的病癥向你發出警告信息,你需要從這些信息中獲取“情報”,為你的五臟及時解決問題。
一、肺
肺的問題一般與皮毛、鼻與喉有關。
1、皮毛
皮膚是人體的表面,直接與外界接觸,作用是抵御外邪、調節津液代謝和體溫,并輔助呼吸。由于皮膚包括汗腺和毫毛,所以又稱為皮毛。
肺與皮毛相輔相成,肺的功能之一為宣發,肺通過宣發衛氣和津液進而營養滋潤皮膚和毫毛;皮膚通過開合汗孔排出汗液,以幫助肺排泄廢物。如果皮膚干燥、刺癢或起皮,則可能是肺津液不足,無法潤澤皮膚。
2、鼻與喉
鼻子是肺的竅孔,與喉相連,鼻子吸入的氣經過咽喉、氣管到達肺部;而鼻涕則是肺的津液所化,可滋潤鼻竅、抵御外邪。正常情況下,喉發音正常,鼻嗅覺靈敏,呼吸通暢;當人體出現鼻塞,流涕,噴嚷,喉癢,喉痛,音啞或失音等癥狀,則是肺的功能失常引發的鼻與喉的病變。
體外的邪氣(病毒或細菌)多半是從口鼻進入,一旦進入人體,先發生病變的是肺。因為肺異常嬌嫩,易受邪,所以肺又被稱為“嬌臟”。
當肺感受風寒之邪時,流的是清鼻涕;當肺感受風熱之邪時,流的鼻涕黃而濃稠;當肺感受燥邪時,鼻干且沒有鼻涕。
3、治法
肺主氣、司呼吸,一般的咳嗽、喘息、咳痰等癥狀都是因為肺出現了問題。肺病具體可分為肺陰虛、風寒犯肺、風熱犯肺、燥邪傷肺和痰濁阻肺等,雖然征候多樣,但多見于感冒。所以治療時先辨別具體癥狀分屬的征候,再對癥用藥。
與肺病相關的藥一般以止咳平喘藥和化痰藥為主。若感冒癥狀以咳嗽、喘促、流鼻涕、有痰為主,屬風寒感冒的咳嗽、流涕、頭痛可選用通宣理肺丸、杏蘇止咳顆粒(主治風寒咳嗽);屬風熱感冒的咳嗽可選用急支糖漿、川貝止咳露;屬痰熱咳嗽的咳嗽有痰或少痰、痰黃黏稠可選用清肺抑火丸、橘紅丸、強力枇杷露等。
二、腎
腎臟問題一般與唾、骨、頭發及耳朵有關。
1、唾
上篇提到涎是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而唾是唾液中較黏稠的部分。唾可以溶解食物,濕潤口腔,利于吞咽。唾多或久唾,容易耗傷腎中的精氣。偶爾可以通過吞咽唾液以養腎精。
2、骨
骨是人體的支架,肋骨更是發揮著保護內臟的重要作用;齒為骨之余,同時也是全身最堅硬的骨組織。骨的生長發育與功能的發揮靠的是腎中精氣的充養。如果骨頭痿弱易骨折,牙齒松動易脫落,說明腎精虧損,需要補充腎精。
另外,骨髓和腦髓也屬于骨的一部分。腎藏精,精生髓,所以骨髓和腦髓也是依賴于腎精的充養。因為腎藏精而生髓充腦,腦又為髓之海,所以當人思維敏捷、精神飽滿時,說明腎精充足,髓海滿盈;而當小兒智力低下或癡呆,成人反應遲鈍、思維緩慢、記憶衰減時,說明腎精虧虛,髓海不足。
3、頭發
“發為血之余”,中藥血余炭用的原料就是人的頭發。頭發的生長也是根源于腎。腎精生血,血再供養頭發生長。頭發生長得快并且有光澤,較順滑時,說明腎精充足,發有血養;若是頭發干枯早白,易脫落,也可能是腎精虛少。
當然,頭發也不僅僅和腎有關,同時也與肺有關。前面說到過,肺與皮毛的關系。另外,還有飲食、壓力、染發燙發等都可能造成頭發損傷與脫落。
4、耳朵
腎的孔竅為耳,耳朵出現小毛病也與腎相關。聽覺靈敏時,腎精充盈;聽力下降,或出現耳鳴耳聾時,則是腎精虧損的征兆。
耳鳴耳聾的判斷:出現耳鳴時,用手按壓,如果鳴聲不減,那可能是肝膽火旺,需要清肝膽火;如果用手按壓鳴聲減小,則是腎精虧虛,耳失所養。
出現耳聾時,如果是伴隨新起的病癥出現的,屬于邪氣蒙蔽耳竅,服用寫開竅藥即可;但如果是漸聾,多是臟腑虛損,這類癥狀病情較復雜,須向醫生求診。
5、治法
當然,腎的病癥不只腎精虧損,還包括腎陰虛、腎陽虛、腎氣不固和腎不納氣等。腎精不足一般是以不孕不育、小兒發育遲緩、智力低下、成人早衰、耳聾耳鳴、脫發、牙齒松動等癥狀為主,腎精虧虛的不孕不育證可選用五子衍宗丸。
腎陰虛以腎病癥狀加陰虛癥狀為主要表現,腎病癥狀有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暈目眩等,以腰膝酸軟為常見;陰虛癥狀有口燥咽干、手足心熱、心胸煩熱、盜汗等;治療時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
腎陽虛一般是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軟、舌淡苔白等癥狀,可選用桂附地黃丸、右歸丸等;腎不納氣的癥狀如喘促、胸悶、氣短、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喘甚(喘不上氣,稍微運動一下就喘氣)等,可選用七味都氣丸、金貴腎氣丸。
以上即為五臟出問題時身體癥狀的簡單判斷,以及治療用藥。身體健康很重要,所以即使是小毛病也不要過于忽視,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避免疾病趁虛而入。
推薦:
藥師刷題太費腦?聽完老師講講考點和答題技巧,你會豁然開朗!233網校老師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