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理分散風險
1、對于一些較大或較特殊的工程,一家施工單位往往很難獨立完成,這跟企業資質和本身實力有關,因此在投標過程中需聯合其他單位共同投標,以期發揮各自的特長,降低整體成本,增加競爭力;此時應在聯合承包協議中明確各自的義務和責任。
2、聯合一些主要材料供應商,讓其在價格上相互競爭,并與最實惠的一家簽訂材料購買協議(如中標,便按此協議價格執行,如未中標,協議自動作廢),這樣既保證了材料的穩定來源,又轉嫁了價格上漲的風險,同時在購買協議中還可約定待墊部分材料款,緩減自身資金困難,風險共擔。
3、找好勞務和特殊工程分包隊伍,與之簽訂承包協議,這樣也保證了勞務費用和特殊工程費用的穩定支出,轉嫁了因通貨膨脹引起的勞務費用上漲的風險。為最終準確控制造價做好前提準備。
(三)投標報價的技巧
在實際投標競爭中,因每個承包人的實際成本價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總體上會相差不多,因此其競爭的焦點就在管理費和利潤空間多少,根據具體情況可適度的采取不平衡報價法:不平衡報價法是指投標報價在總體上確定后,通過調整內部的各個子目單價,以期既不提高總價,不影響中標,又能在結算或工程款的收取上達到經濟效益。
(1)能夠早日回收工程款的項目(如開辦費、基礎工程、土石方工程等)可以報得較高一些,而后期工程項目(安裝、裝飾)的報價可低一些。
(2)對甲方提供的工程量進行核算,對今后會增加的項目報價高一些,而減少的項目報低一些。
(3)設計圖紙不明確,估計將來會增加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中估計自己將來能承包的項目可報高一些,而工程內容說得不夠清楚,將來可能發生爭議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中估計自己將來不能承接的項目可報低一些。對要求提供清單費用分析表時,應盡量將以后可能新增工程的清單子目的人工費和機械費報得高一些,而材料費報得低一些,這主要是為了以后新增工程的報價作一參考,通常人工和機械費變化不大,而材料費則隨市場行情變化且變更可能性較大。但不平衡報價法中單價的調整幅度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否則很可能引起招標人的反感而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