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財務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1、財務可行性要素的特征
概念 | 是指在項目的財務可行性評價過程中,計算一系列財務可行性評價指標所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與項目直接相關的、能夠反映項目投入產出關系的各種主要經濟因素的統稱。 |
特征 | 重要性、可計量性、時間特征、效益性、收益性、可預測性、直接相關性 |
注意事項 | 盡管相當多的要素與財務會計的指標在名稱上完全相同,但由于可行性研究存在明顯的特殊性,導致這些要素與財務會計指標在計算口徑和估算方法方面往往大相徑庭,因此,千萬不能生搬硬套財務會計的現成結論。 |
分類 | 投入類要素、產出類要素 |
2、建設投資的估算——第一個投入類要素
3、流動資金投資的估算——第二個投入類要素
流動資金投資可分別按分項詳細估算法和擴大指標估算法進行估算。分項詳細估算法,是指根據投資項目在運營期內主要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要素的最低周轉天數和預計周轉額分別估算每一流動項目的占用額,進而確定各年流動資金投資的一種方法。
【提示】本部分內容重點掌握以下公式:
4、經營成本的估算——第三個投入類要素
不論什么類型的投資項目,在運營期都要發生經營成本,它的估算與具體的籌資方案無關。經營成本本來屬于時期指標,為簡化計算,可假定其發生在運營期各年的年末。
5、運營期相關稅金的估算——第四個投入類要素
在進行財務可行性評價中,需要估算的運營期稅金包括運營期內營業稅金及附加、調整所得稅兩項因素。為簡化計算,假定它們都發生在運營期各年的年末。
6、產出類財務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三、投資項目凈現金流量的測算與評價指標的計算
四、項目投資決策方法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