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資產來說是 大則納,大則減,大則要還債;小則扣,小則增,小則要資產大是指,資產的帳面價值比計稅價值要大"大則納",字面意思,你是大東西了,當然要納稅,就是這時候會計要確認為所得稅費用,即按會計處理應該納稅,是應納稅暫時差異"大則減",字面意思,和諧社會大東西還是減少點肥好,就是稅法上要進行調減納稅所得處理,即現在不進行納稅,現在不交稅也就是未來才要交稅了,也是應納稅暫時差異的特征。
"大則要還債",大東西當然要承擔債務了哦,也很好理解,就是既然是應納稅暫時差異,故應該承擔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
小是指,資產的帳面價值比計稅價值要小"小則扣",小東西可抵扣,就是會計當期不確認為所得稅費用,也就是可抵扣暫時差異了。
"小則增",小東西要增肥,就是稅法上要調增納稅所得,既然調增,以后就可以抵扣。
"小則要資產",小東西,當然想多發展,沒資產可不行,所以這可抵扣暫時差異應該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8個字概括就是"大了減債,小地增資"
了=納地=抵
而對于負債來說,一般只有可抵扣一種,與資產第二種的小剛好相反,即"大則扣,大則增,大則要資產"也就是負債的帳面大于計稅價值是,要調增納稅所得,是可抵扣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考試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