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分了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新準則細分了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的概念,明確了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
2.改變了商譽的會計處理。原規定將成交價大于享有被投資方權益的差額確認為股權投資差額,并在一定期限內分期攤銷計入投資損益。新準則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購買方企業合并成本大于取得投資時被購買方可辯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作為商譽,并且在持有期間不再進行攤銷,在會計年度未進行減值測試。
3.改變了合并日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要求。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在合并日須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和合并現金流量表,被合并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均以賬面價值計量,被合并企業的自合并期初實現的凈利潤及現金流量均應納入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在購買日只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被購買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均以公允價值計量。
三、新準則實施對企業的主要影響
新準則已從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實施,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受到了投資者和相關利益者的普遍關注,主要體現在對企業凈資產、經營成果以及利潤分配等方面的影響。
(一)對企業利潤和凈資產的影響
首先是對新老準則轉換時的影響。權益法中對長期股權投資不再設置“股權投資差額”明細科目。實施新準則時,原同一控制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全部結轉,對以前年度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進行調整,公司凈資產相應變動。其次是對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影響。由于公允價值的運用,通過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換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等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原有資產的增值得以體現,產生當期損益,往往會引起公司利潤的增加和凈資產的增加。再次是對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的影響。由于權益法下初始投資成本按被投資單位可辯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計量和調整,以及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不能轉回等因素的影響,在被投資單位盈利時確認的收益相對原有準則來講,投資收益會大大減少。還有,新準則對子公司平時采用了成本法核算,在合并會計報表時才運用權益法,在子公司盈利時母公司個別會計報表反應的投資收益相對較少,影響母公司的凈利潤。
(二)對企業利潤分配和會計報表的影響
新準則的實施對企業的利潤結構、利潤的分配以及會計報表也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首先來分析對利潤結構產生的影響。新準則下企業原以投資收益體現的利潤將以當期資產處置的損益和企業的資本公積或留存收益予以體現,使企業的利潤結構和利潤體現的時點發生較大的變化。其次對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潤產生影響。
由于對子公司核算方法的轉變,如子公司實現利潤未進行分配,那么子公司的業績難于在母公司的會計報表上反映,這將會減少母公司的可供分配的利潤數。即使子公司對實現的利潤進行了分配,但由于股利支付率不可能達到100%,所以對母公司的可供利潤分配數還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對母公司個別會計報表和合并會計報表的整體狀況也會有明顯的影響。
第一,由于對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非同一控制下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均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的升值已以資產處置收益予以體現,母公司個別會計報表反映的凈資產數額相對增加了。
第二,在同一控制下由于要以購買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認的可辯認資產、負債對子公司個別會計報表進行調整后再編制合并報表,一般也會使合并會計報表反映的凈資產數額增加。
第三,原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大于其在購買日子公司可辯認凈資產的差額在合并會計報表中不再以合并價差反映,在新準則下其與購買日子公司可辯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的反映為商譽。
相關推薦:中級會計職稱問答輔導:企業合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