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A公司向B公司開除面值200萬元的商業匯票,預付貨款,B公司將該票據背書轉讓給C,同時甲、乙在票據上注明保證字樣,簽名蓋章,并在票據背書面注明“不得轉讓”字樣。C收到票據后又背書轉讓給D,金額變成300萬元,D背書轉讓給E時,將“背書人簽章”與“被背書人名稱”兩欄的內容填倒了,E未注意又將該票據背書轉讓給F,F背書轉讓給G,G向銀行提示付款時,銀行拒絕支付。
問題:1.銀行拒絕付款是否正確,若銀行付款,是否應承擔責任,持票人應于何時提示付款?
2.拒絕付款后,G可采用哪些方法,保障自己的權益?
3.票據金額由200萬元變成300萬元,應由誰承擔責任,為什么?
4.若F向G付款后,F向C行使追索權,C可否拒絕承擔責任?
5.若C向D付款后,C可以向哪些人行使追索權?
6.若A以合同撤銷為由,認定預付貨款行為無效,拒絕付款,理由是否成立?
7.若A公司認為本公司出票時是由于出納個人的酒醉行為造成的,以出納行為無效為由,拒絕付款是否成立?
8.以上背書轉讓過程中,均未注明背書日期,是否會影響背書的效力?
(十一)某上市公司打字員在打印公司內部文件過程中了解到本公司2004年的經營狀況很好,每股盈利水平很高,估計該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一旦公布,公司股票價格將會大幅度拉升,與本公司出納串通,開出商業匯票到銀行貼現,用貼現取得的資金大量購入本公司股票,以其盈利。
問題:打字員和出納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
(十二)甲、乙雙方簽訂購銷合同,甲向乙賒購A商品價值1000萬元。采用定金擔保方式,甲于2004年11月15日開出現金支票,支付定金90萬元;同時合同還規定,任何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按總標的15%支付違約金。由于乙違約,給甲造成損失;甲對乙提起訴訟。
問題:1.若乙違約給甲造成損失220萬元,此案應如何處理?
2.若甲的損失為270萬元,其中50萬元的損失是因為甲方未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而導致擴大的損失額。此案應如何處理?
3.若乙違約給甲造成損失110萬元,甲另外還要求乙支付不低于100萬元的賠償金,是否合法?
五、計算題
(一)丙公司適用33%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上年發生虧損113.5萬元尚未彌補,本年經營情況如下:
1.全年產品銷售收入9300萬元,產品加工修理收入700萬元
2.購買股票轉讓收益60萬元,購買企業債券利息收入90萬元,購買國債利息收入40萬元。
3.全年發生銷售費用240萬元,其中銷售回扣支出60萬元。
4.發生職工工資支出及按實際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共593.5萬元。
5.全年產品銷售成本及加工成本6140萬元(不含工資費用支出),在建工程成本支出950萬元。
6.全年借款利息支出330萬元,其中包括年初為在建工程的借款1100萬元,年利率10%,工程尚未完工,借款期2年。
7.全年發生招待費73萬元,稅收罰款支出25萬元,訴訟費支出10萬元,產品維修服務支出480萬元,水電費190萬元,固定資產折舊300萬元(其中職工個人住房折舊100萬元)。擔保損失130萬元。
8.公司發生新技術開發費用支出260萬元,上年支出為200萬元;公司通過民政部門對外公益性捐贈支出100萬元,直接對山區小學捐贈支出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