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存貨第一節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存貨初始計量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具體應根據存貨不同的取得來源確定。
取得來源實際成本構成內容
1。外購的存貨外購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購買價款: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
相關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搬運費、保險費、包裝費、中途的倉儲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口處前的挑選整理費等。
注意:運輸費=運輸費用(運費)的93%。按稅法規定,一般納稅人購入貨物,運費要按7%的比例計算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其余的93%計入原材料的成本。
相關稅金:價內稅如消費稅、資源稅等,已含在購貨價格中
價外稅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的,確認為進項稅額,不計入存貨成本。
不能抵扣的,應計入存貨成本。
小規模納稅人:計入存貨成本。
進口關稅計入存貨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1)一般要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
(2)如果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3)發生時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按已銷商品和結存商品的比例進行分配。
存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毀損或短缺,如果是正常的、合理的毀損,應計入采購成本;
如果是非正常的損耗,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①應從供應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短缺或其他賠款,沖減物資的采購成本;
②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損耗,應先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查明原因后,有賠償的計入其他應收款,確實屬于意外災害損失的計入營業外支出或管理費用。
2。通過進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貨其成本由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相關成本構成。
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存貨,要注意消費稅的問題,要區分委托加工的產品收回以后是直接銷售,還是繼續加工,分別進行處理:
(1)如果收回后直接出售,支付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
(2)如果收回的存貨用于繼續加工應稅消費品,應先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的借方,以后可以抵扣相應的“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的貸方金額。
3。投資者投入的存貨投資者投入的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4。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和企業合并等取得的存貨按照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確定。
5。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的成本,按從事勞務費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確定。
在確定存貨成本時應注意,下列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
如發生的意外事故導致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損失不能計入存貨成本;企業為生產產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是為了正常銷售,而是用于在建工程,這部分也不能計入存貨成本。
(2)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費用)。
購進材料以后進行儲存,生產完成的產品在產品庫中儲存所發生的倉儲費用,不構成材料成本的具體內容,計入當期損益。
注:如某些產品已經生產完成了一個階段,在轉移到下一個階段之前,需要在中間過程進行必要的儲存,這時所發生的費用不屬于倉儲費用。
(3)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如企業采購材料過程中發生意外損耗,企業財產發生的非常性損失,計入相關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