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業領導體制的發展(熟悉)
西方國家企業的領導體制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家長制”領導、“經理制”領導、職業“軟專家”領導、專家集團領導。
(一) |
“家長制”領導 |
工廠的老板既是資產所有者,又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企業的一切都由老板說了算,主要局限于生產管理、工資管理和成本管理。延續到1840年左右。 |
(二) |
“經理制”領導 |
工業革命后。表現為企業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 |
(三) |
職業“軟專家”領導 |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具有專門管理知識和特長的職業“軟專家”來擔任企業領導。 |
(四) |
專家集團領導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集體領導的趨勢。與企業高層次集體領導形成一致的是,大批“智囊團”、“思想庫”應運而生。這種“謀”與“斷”相對分離的集體領導方式,標志著現代領導體制已經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階段——專家集團領導 |
【例題1·單選題】(2009年)工業革命后,美國歷史上最早由職業經理人通過專門管理機構進行管理的行業是( )。
A.海運業 B.紡織業 C.鋼鐵業 D.鐵路業
[答疑編號71602010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美國歷史上第一家由全部拿薪水的經理人員通過專門的管理機構來管理的行業是鐵路業。
四、我國企業領導體制的改革(熟悉)
(一)行政一長負責制(1951-1956年):
其主要內容:(1)廠長由國家經濟機關委派,對企業的生產行政工作負責,廠長領導下的工廠管委會討論和決定廠內大事,廠長擁有最后決定權;(2)企業黨組織對企業的思想政治領導負有完全的責任,對生產行政工作起監督保證作用;(3)貫徹實行廠長負責制與管理民主化相結合的原則。
弊端:廠長權利過大;不同廠長能力不同,差異過大;
(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1956-1966年)
建立以黨委為核心的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的領導制度。凡是重大的問題都應當經過集體討論和共同決定,凡是日常的工作都應當由專人分工負責。
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是針對“一長制”提出來的,它強調企業中黨組織的領導作用。
弊端:以黨代政、黨政不分、權責分離
(三)“革命委員會”制(1966-1976年)
(四)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的恢復與改革
1978年,****中央明確提出建立和健全黨委領導下的廠長分工負責制,規定黨委行使決策權,廠長負責管理權。但是,在具體實踐中暴露了許多弊端:一是權責分離,二是以黨代政。
從l981年起,少數企業進行了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的試點。在此基礎上,****中央制定了“黨委集體領導,職工民主管理,廠長行政指揮”的原則,作為我國工業企業領導制度的根本原則。
(五)廠長負責制的試點和全面推行
1984年10月,****中央正式肯定了廠長負責制。1986年,要求在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中全面推行廠長(經理)負責制。l988年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立法程序,從法律上確定了企業的法人地位和廠長(經理)負責制。
(六)以股份制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十四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此后,****十五大又進一步肯定了股份制在公有制實現形式中的重要地位,并重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要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
相關推薦:
網校老師解析2010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工管專業知識與實務重點難點
特別推薦:
網校輔導>>
為幫助參加考試的學員有效備考,2011年考試大經濟師網校,充分利用自身網絡教育優勢,強力推出“2011全國經濟師考試輔導”,學員自付費之日起可不限時間、次數重復點播學習,直到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并可享受24小時權威專家在線答疑服務,機會難得,欲報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