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
2.7.1 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的特點
□ 水平時間坐標為尺度
□ 特點
■ 兼有網絡計劃與橫道計劃的優點,可表明時間進度
■ 可直接顯示各工作的開始與完成時間、自由時差和關鍵線路
■ 可統計每一個單位時間對資源的需要量,以便進行資源優化和調整
■ 有了時間坐標,對網絡計劃的修改比較麻煩
2.7.2 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的一般規定
□ 時間坐標的時間單位應事先確定
□ 時標網絡計劃以實箭線表示工作,虛箭線表示虛工作,波形線表示工作的自由時差
□ 所有符號在時間坐標上的水平投影位置,必須與時間參數相對應,節點中心必須對準相應的時標位置
□ 虛工作必須以垂直方向的虛箭線表示,有自由時差時加波形線表示
2.7.3 時標網絡計劃的編制
□ 按各個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編制
□ 方法
1.間接法繪制
□ 繪制出時標網絡計劃
□ 計算各工作的最早時間參數
□ 根據最早時間參數在時標計劃上確定節點位置連線
□ 工作箭線長度不足以到達該工作的完成節點的,用波形線補足
2.直接法繪制
□ 將起點節點定位在時標表的起始刻度線上
□ 按工作持續時間在時標計劃表上繪制箭線
□ 其他工作的開始節點必須在其所有緊前工作都繪出以后,定位在這些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最大值的時間刻度上
□ 工作箭線長度不足以到達該節點時,用波形線補足
□ 從左至右依次確定其他節點位置,直到終點定位
2.7.4 關鍵路線和計算工期的確定
□ 關鍵線路
■ 自終點節點逆箭線方向朝起點節點逐次進行判定,從終點到起點不出現波形線的線路即為關鍵線路
□ 計算工期
■ 應為終點節點與起點節點所在位置之差
2.7.5 時標網絡計劃中時間參數的確定
□ 最早開始時間
■ 每條實箭線左端箭尾節點中心所對應的時標值
□ 最早完成時間
■ 箭線右端無波形線,則該箭線右端節點中心所對應的時標值為最早完成時間
■ 如箭線右端有波形線,則實箭線右端末所對應的時標為最早完成時間(也就是實線與波形線的接點處)
□ 自由時差的確定
■ 該工作的箭線中波形線部分在坐標軸上的水平投影長度
□ 總時差的確定
■ 以終點節點為箭頭節點的工作的總時差=計劃工期-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 其他工作的總時差=其緊后工作的總時差的最小值+本工作的自由時差
□ 最遲開始時間
■ 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總時差
□ 最遲完成時間
■ 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總時差
【典型例題】在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中,某工作箭線上波形線的水平投影長度等于該工作的( )。
A.干擾時差
B.總時差
C.自由時差
D.相關時差
【答案】C
【典型例題】在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中可以直接觀察到的是( )。
A.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
B.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
C.關鍵線路和工期
D.工作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
【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