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解析
第一節 行業分析概述
要點一
(行業的含義和行業分析的意義)
一、行業的含義
1.含義:國民經濟中從事同性質的生產或其他經濟社會活動的經營單位和個體等構成的組織結構體系,比如汽車業、銀行業、房地產業等。
2.產業的三個特點,即與行業的根本區別
(1)規模性:即產業的企業數量、產品或服務的產出量達到的一定規模,從而容易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2)職業化:即形成了專門從事該產業活動的職業人員,因而具有“隔行如隔山”的效應;
(3)社會功能性:即該產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承擔了一定的角色,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二、行業分析的意義
1.主要任務
(1)解釋行業的階段性和地位;
(2)分析其影響因素和作用力度;
(3)預測并引導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4)判斷其投資價值、揭示行業投資風險;
(5)為政府部門和投資者等提供決策依據。
2.主要意義
(1)它是介于宏觀經濟分析與公司分析之間的中觀經濟分析的主要對象之一;
(2)行業分析既是宏觀經濟分析的深入,也是公司分析的前提。
【點撥1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諺語精辟地表明了行業分析在證券投資中的重要地位。否則,很容易出現“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
要點二
(行業劃分的方法)
一、道瓊斯分類法
1.工業類30家,包括采掘業、制造業和商業;
2.運輸類20家,包括航空、鐵路和汽運;
3.共公用事業6家,電話、煤氣和電力公司等。
二、聯合國分類法
1.10個門類:包括農、林、牧、漁;采礦業及土、石采掘業;制造業;水、電、煤;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飲食和旅館業: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金融、保險、房地產和工商服務業:政府、社會和個人服務業;其他。
2.門類再劃分大類、中類和小類,目錄編碼。
三、我國國民經濟的行業分類
1.明確分成三大產業;
2.總共20個門類,95個大類,396個中類和913個小類。
四、我國上市公司的行業分類
1.2001年證監會制定,非強制標準;
2.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規模作為分類標準;
3.總體編碼采取層次編碼法,類別編碼采用順序編碼法,門類編碼采取單字母升序編碼法:
4.分類結構與代碼:A為農、林、牧、漁、水:B為采掘業;C為制造業;D為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E為建筑業:F為交通運輸、倉儲業;G為信息技術:H為批發零售貿易;I為金融、保險業;J為房地產業;K為社會服務業;L為傳播與文化產業:M為綜合類。